[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8126.2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2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梅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20;A61P1/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6104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腹泻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腹泻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正常人每天排便1次,排出粪便的量约200~400g。也有少数人每天虽排便2~3次,但粪便性状正常,则不能称为腹泻。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前者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而后者一般是指腹泻超过2个月者。
腹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西医学认为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当摄人大量不吸收的高渗溶质,使体液被动进入肠腔时,可导致渗透性腹泻;由于胃肠道水与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抑制而引起分泌性腹泻;当肠粘膜完整性因炎症、溃疡等病变而受到损伤时,造成大量渗出而形成渗出性腹泻(炎症性腹泻);当胃肠运动关系到腔内水电解质与肠上皮接触的时间缩短时,直接影响到水的吸收,形成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
中医学认为腹泻的原因有以下方面:1.感受外邪:在外邪致泻中,以湿邪致泻多见,风、寒、暑热之邪亦多夹湿邪而为病,如寒湿内侵,困遏脾运,清浊不分而致泻,如兼夹风、寒,又可有外感表证,夏秋暑湿当令,湿热伤中,脾胃受病,邪热下迫大肠,可致泄泻。2. 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过食肥甘、呆胃滞脾、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或饮酒过度,致脾胃失运、水谷不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升降失调而为泄泻。3.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又因忧郁思虑、情绪激动,以致肝气郁逆,乘脾犯胃,脾胃运化受制而发生泄泻,是肝脾二脏之病,为肝木克土、脾气受伤之故。4.脾胃虚弱:脾虚则运化不及,胃虚则少纳不化,水谷不能受纳,精微不能运化,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5.脾肾阳虚:年老体衰,阳气不足,素体阳虚,失于温煦,泄泻日久,脾阳不振,日久脾病及肾,命门火衰,肾阳虚不能助脾胃运化水湿,腐熟水谷,清浊不分而为泄泻。总之,泄泻主要由脾胃运化不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所致,但脾病湿盛可困遏脾运,脾虚又易生湿,为湿盛脾虚互为因果,暴泻属实,若迁延日久,每可从实转虚,久泻多虚,若久泻又受湿食所伤,亦可引起急性发病,表现为虚中夹实。因此,中医对腹泻的治疗以健脾运中、化湿止泻、温补脾肾、调和脾胃等方法,虽然目前治疗腹泻的中药品种繁多,但治疗的效果仍有可以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腹胀泄泻的中药配方,该配方疗效好,价格低廉,易服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腹胀泄泻的中药配方,它是按如下质量配比配制而成的:甘草15-20:党参25-30:茯苓12-20:木香8-10:白术19-25:神曲20-30:郁金4-10:厚朴3-10。
一种治疗腹胀泄泻的中药配方,它的最佳质量配比为:甘草15:党参25:茯苓20:木香9:白术25:神曲20:郁金8:厚朴6。
治疗腹胀泄泻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1)首先将所用的中药按如下质量配比粉碎,过筛制成药粉:甘草15-20:党参25-30:茯苓12-20:木香8-10:白术19-25:神曲20-30:郁金4-10:厚朴3-10;将药粉中加入约药粉质量1/4的面粉和适量的开水搅拌均匀,制成小丸;(2)将所制的小丸放入药粉中,摇动泛制成丸,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水、加药量均匀,经常分档,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调成稀糊泛入;(3)将已经加大、合格、筛选均匀的丸剂,选用适当量的淀粉使丸剂的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
本发明按照中药配伍的原则,采用了具有健脾运中、化湿止泻、温补脾肾、调和脾胃等功效的中药,见效快,治疗效果好。
其中: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等的干燥根和根状茎。性味:甘,平。归经:入十二经。功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为缓和及调补药 。主治:脾虚气弱,咳嗽气喘,痈疽疮毒,尿道疼痛及调和药性等。(《中药大全》558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补中,益气,生津。(《中药大辞典》1837-1839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茯苓,为寄菌多孔菌科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甘、平。归经:入心、脾、胃、肺、肾经。功能:利水渗湿,益脾宁心。(《中药大全》221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8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胎圈钢丝重绕矫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厨卫产品液晶触摸显示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