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水密封双动力螺旋钻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8077.2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夏彬伟;卢义玉;杜鹏;汤积仁;胡科;葛兆龙;刘承伟;赵彬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22 | 分类号: | E21B17/22;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水密 动力 螺旋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软弱煤层中钻孔作业和水力割缝的钻杆,尤其是一种高压水密封双动力螺旋钻杆。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的螺旋钻杆螺旋叶片厚而窄,虽然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排渣效果,但螺旋钻杆旋转阻力大,容易发生钻杆折断的情况,只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地层,并且螺旋钻杆拧卸比较麻烦,通常只能人工手动拧卸,难于采用快速拧卸装置进行拧卸,从而使施工效率低、材料及人工投入大。
利用高压水力割缝在低透气性煤体中钻深孔、割缝能够增大煤层瓦斯涌出自由面,促使煤体大范围快速卸压,提高煤层透气性。现有用于水力割缝的高压水密封钻杆为外平式,排渣方式为流体排渣。钻杆在钻进过程中,钻头在前方破煤打开通道,外平式钻杆虽对煤渣没有向外带动作用,但是外平式钻杆阻力小,对维护孔壁有很好的效果,排渣通道相对较大有利于煤渣排除,但以水为动力排渣的光面钻杆在松软煤层钻进时,水使煤体产生软化和膨胀,容易形成塌孔,流体排渣通道被塌孔聚集的煤渣封堵,流体排渣很快失效,继续钻进必然引起卡钻夹钻,旋转退钻时又容易引起钻孔燃烧。可见单一动力排渣方式的高压水密封钻杆难以满足松软煤层高效深孔钻进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流体动力排渣(风排或水排)为主、以钻机旋转动力为辅的双动力螺旋钻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水密封双动力螺旋钻杆,由公接头、杆体、母接头、螺旋叶片四部分依次连接组成,使用摩擦焊将其焊接成一体。
所述公接头与下一钻杆母接头连接的连接端依次由直轴段和外锥螺纹连接组成,所述公接头直轴段设置有一环形沟槽,沟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钻杆连接后公接头直轴段轴面与下一钻杆母接头直轴孔段轴面适度挤压O型密封圈形成径向密封,公接头的外锥螺纹和下一钻杆母接头的内锥螺纹旋紧连接。
所述公接头和母接头螺纹型式为正旋锥螺纹,锥度为1:8,螺距为5.08mm(每英寸5牙);
所述螺旋叶片薄而宽,叶片厚度H在4mm到6.5mm之间,叶片宽度D在7mm到10mm之间,螺距S在80mm到90mm之间。
所述螺旋叶片截面形状为由矩形倒直角而形成的五边形,倒角长度在2mm到4mm之间。
所述螺旋叶片旋向为正螺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一般的高压水密封钻杆相比,实现了双动力排渣。
2.与一般的螺旋钻杆相比,其螺旋叶片厚度较薄,一旦发生卡钻,退钻较容易。
3.与一般的螺旋钻杆相比,其螺旋叶片宽度较宽,便于夹持器夹持,拧卸方便。
4.与一般的螺旋钻杆相比,其螺旋叶片截面形状为五边形(矩形倒直角),在钻孔时可实现对大颗粒煤渣的研磨作用。
5.与一般的仅靠锥螺纹密封的钻杆相比,其承受水的压力由原来的0.5~3MPa提高到现在的50MPa。
因此,本发明的高压水密封双动力螺旋钻杆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排渣效果好、钻孔深度深、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钻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接头轴向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母接头轴向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螺旋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公接头2.母接头3.杆体4.螺旋叶片1-1.公接头外锥螺纹1-2.公接头直轴段1-3.公接头环形沟槽2-1.母接头内锥螺纹2-2.母接头直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8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便携螺丝刀
- 下一篇:一种金相试样抛光机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