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母粒及其在混纺纱线、混纺面料和梭织面料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97888.0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向明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F222/06;C08F220/06;C08F220/32;C08F220/28;C08F220/56;C08F212/08;C08F220/30;D01F6/46;D02G3/04;D03D15/00;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 |
地址: | 2000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及其 混纺 纱线 面料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长效驱蚊、抗螨、防霉、抗菌的聚丙烯母粒及其制备的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抗菌棉布主要是使用浸渍法和抗菌母粒融入法制成。
浸渍法的例子包括:将睛纶纤维进行浸渍化学处理,使其具有抗菌防臭功能,然后与其他纤维匀和、梳理后,经铺网机成定量网片,再上胶、烘干制作而成(公开号:CN1044964A);用非水溶性银微粒鰲合体系与溶出型的氯系季铵盐组合,对化学纤维的非织造布进行浸轧整理(公开号:CN101319460A)。
浸渍的工艺处理存在如下不足:(1)在高温状态下处理,处理后的化学溶剂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回收处理导致产品成本增加;(2)抗菌剂附着在棉布表层,会伤害人的皮肤,并且多次洗涤导致其功能减弱。
除了使用银微粒对化学纤维的非织造布进行浸轧整理,人们还研发了纳米银离子与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合成在一起作为抗菌材料应用于餐具、家用纺织品、玻璃、汽车部件、家用电器、建材等行业上。对于纳米银,欧美专家就有两种对立的说法:认为对于纳米银,不应全部否定,也不能全部肯定。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毫米,把它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一纳米。也就是说,一纳米大约就是0.000001毫米。换个角度来说,它可以进入人体皮肤和体内。因此不宜在某些领域应用,如餐具、家用纺织品,如与人们的皮肤长期接触,银、锌、铜都是重金属,对健康就会造影响,而且价格贵。
抗菌母粒融入法是指将抗菌母粒融入各种化学纤维中,存在如下不足:(1)母粒在纤维中分散不匀;(2)母粒抗菌性不广谱;(3)抗菌母粒的添加量超标。
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分子式:(C7H16N3Cl)n)或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分子式:(C8H18N5Cl)n),适用范围广,能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具有防螨、防霉和防蛀的效果,对各个生命阶段(包括繁殖期和幼年期)的高等生物无毒害作用。
氯菊酯(分子式:C21H20Cl2O3),低毒,对蚊子有明显的驱避作用,甚至杀死,菊酯类灭蚊产品对人体安全。
聚丙烯(分子式:―[―CH2―CH(CH3)―]―n),丙纶的质地特别轻,密度仅为0.91g/cm3,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丙纶作为服用纤维,保暖性好,导湿性好(回潮率<0.03%),作内衣穿着无冷感。其缺点是染色性差、手感粗糙。聚丙烯能在溶液、熔融、固相状态下加入烯羟单体、抗氧剂、引发剂和抗螨抗菌剂从而发生改性接枝反应,又不影响丙纶品质,制成的丙棉、丙粘混纺纱线及面料又能改变丙纶染色性差、手感粗糙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明了一种采用含活性双键盐酸聚六亚甲基胍或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和氯菊酯与聚丙烯切片采用嵌段共聚改性熔融接枝制备的丙纶抗菌母粒,再与聚丙烯熔融接技和众多分支嵌入共聚基体而嵌段改性的方法得到的功能化的聚丙烯纤维。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母粒,所述抗菌母粒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其中,d、e、f的重量百分比均以组分a、b、c的总量为基准。
根据本发明,所述烯羟单体选自:马来酸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丙烯酰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引发剂选自: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十二酰、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醋酸叔丁酯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抗氧剂选自: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丙酸季戊四醇酯、受阻胺Chimassorb944、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CA的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抗菌母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抗菌母粒是经熔融改性接枝方法,将所述的组分混合投放到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里,在150℃-220℃,反应5-10分钟,经共挤、冷却、切粒、干燥获得。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纶短纤维,所述丙纶短纤维是将所述的抗菌母粒和丙纶短纤维经熔融改性接枝方法制成,所述抗菌母粒接技到丙纶短纤维中的比例占丙纶短纤维总量的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向明,未经叶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7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在线检测粒子变风量系统
- 下一篇:冻干机捕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