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固用特种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7269.1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郭茹;张宁宁;王红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固安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2;C08G18/48;C08K3/38;C08K5/11;C08K5/523;C08K5/5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丁继恩;初向庆 |
地址: | 25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特种 工程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固用特种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氨酯加固用工程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安全问题是巷道等井下地质环境的片帮、冒落等自然灾害。传统加固技术存在效率低下、费工费时。使得煤矿等地下工程在处理片帮冒落等问题上存在极大的技术难度。
聚氨酯类新型高分子注浆材料,具有粘度适中、凝结时间可调,固结后质量轻、导热系数低、耐化学腐蚀等优点,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在很多大中型煤矿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为加固用聚氨酯材料,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数种材料。例如CN102532455A公开了一种煤岩体加固用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按照重量份数计:聚醚多元醇A:70~85份、聚醚多元醇B:10~25份、聚酯多元醇C:0~5份、极性溶剂:3~7份、催化剂:0.2~2.0份、阻燃剂:20~30份;B组份为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
CN102558498A公开了一种煤矿用聚氨酯加固和充填材料,由各自独立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且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2∶1,所述的A组分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所述的B组分由聚醚多元醇33~70wt%、聚酯多元醇0~40wt%、复合催化剂0.1~1.5wt%、复合阻燃剂6~30wt%、发泡剂0~15wt%、稳定剂0.5~2.5wt%、稳泡剂0.5~10wt%、抗静电剂0.1~5wt%、增塑剂5~25wt%混合,在30~50℃搅拌反应0.5~2小时得到。
但是,现有技术的聚氨酯加固材料存在反应温度较高、成本较高等问题。
本发明人以井下特殊环境为主要考虑因素,结合聚氨酯材料粘度低渗透性好、反应快速效率较高、与煤岩体加固成型后固结体力学强度高、环保无污染等特殊优势,研制了力学性能同样优异,但价格大幅降低、反应温度大大降低、阻燃性提高的新一代注浆加固材料。本发明旨在解决困扰井下施工的片帮冒落等问题,对破碎煤岩体褶皱带等复杂地质条件进行快捷高效的处理,为井下安全高效的生产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解决困扰井下施工的片帮冒落等问题,对破碎煤岩体褶皱带等复杂地质条件进行快捷高效的处理,为井下安全高效的生产施工提供有力保障,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廉价、反应温度低、力学性能高、阻燃性高的加固用特种工程材料,其为一种聚氨酯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固用特种工程材料,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体积比为1∶4~4∶1;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聚醚多元醇30-80质量份、聚酯多元醇5-25质量份、扩链剂1-20质量份、阻燃剂5-20质量份、增塑剂5-10质量份、催化剂0.2-6质量份;所述B组分为异氰酸酯和/或其改性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加固用特种工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将A组分的各物质防水混合来制备A组分,使用时,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1∶4~4∶1的体积比混合注入煤(岩)层中待固化即可。
以下分别对A组分和B组分的各构成物质进行详细描述。
组分A
1.聚醚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是端羟基的低聚物,主链上的羟基有醚键连接,是以低分子量多元醇、多元胺或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为起始剂,与氧化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而成。本发明所用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三羟甲基丙烷聚醚和聚四氢呋喃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常用聚醚多元醇的种类有下列几种:
聚氧化丙烯二醇
聚氧化丙烯二醇又称聚丙二醇(polyoxypropylene glycol,简称PPG),其制备是在内衬玻璃或不锈钢反应釜中完成的。将起始剂(1,2-丙二醇或一缩二丙二醇)和催化剂(氢氧化钾)的混合物加入制备催化剂的釜内,加热升温至80~100℃,在真空下除去催化剂中的溶剂,以便促使醇化物的生成。然后将催化剂转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90~120℃,在此温度下将环氧丙烷加入釜中,使釜内压力保持0.07~0.35MPa。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环氧丙烷进行连续聚合,直至到在一定的分子量。负压下状态下,蒸出残存的环氧丙烷单体后,将聚醚混合物转入中和釜,用酸性物质进行中和,然后经过滤、精制、加入稳定剂得到产品。
聚四氢呋喃二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固安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固安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7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