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聚乙烯专用料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96984.3 | 申请日: | 2012-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盈致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K13/02;C08K3/22;C08K5/521;C08K5/053;C08K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聚乙烯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尤其涉及一种阻燃聚乙烯专用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材料尤其是塑料作为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上的广泛应用,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十分惨重的损失。塑料着火,就会产生诸如氯化氢、氰化氢、氟化氢、苯乙烯等有毒气体,且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大、温度高、燃烧速度快、容易造成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大量黑烟,这些都给消防、逃生、救生等工作带来困难。从近几年火灾事故的资料看,全国平均每年由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亿元,火灾次数达18万次,呈不断上升之势。
聚乙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
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加工条。聚乙烯的性质因品种而异,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和密度。采用不同的生产方法可得不同密度(0.91~0.96g/cm^3;)的产物。聚乙烯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见塑料加工)加工。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包装材料、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绝缘材料。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聚乙烯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4。1983年世界聚乙烯总生产能力为24.65Mt,在建装置能力为3.16Mt。2011年最新统计结果,全球产能达到96Mt,目前的发展趋势显示,生产消费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中国日渐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因此,对于塑料制品如何提高阻燃性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燃聚乙烯专用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阻燃聚乙烯专用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聚乙烯树脂100份,复合阻燃剂50-70份,
所述复合阻燃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氢氧化铝40-60份、磷酸三(2-氯丙基)酯20-30份、季戊四醇10-20份、六溴环十二烷10-30份。
将氢氧化铝、磷酸三(2-氯丙基)酯、季戊四醇和六溴环十二烷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制得该复合阻燃剂。
按配比称取聚乙烯树脂和复合阻燃剂,混合均匀后,采用本行业通用方法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获得阻燃聚乙烯专用料。
显然,在本发明中为提高产品的其他性能,还可以适应性地添加其他助剂,如光稳定剂等。
本发明的阻燃聚乙烯专用料的耐热性及阻燃性较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产品的综合性能较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
称取:氢氧化铝50公斤、磷酸三(2-氯丙基)酯25公斤、季戊四醇15公斤、六溴环十二烷20公斤。
将氢氧化铝、磷酸三(2-氯丙基)酯、季戊四醇和六溴环十二烷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制得该复合阻燃剂。
称取聚乙烯树脂100公斤和复合阻燃剂50公斤,混合均匀后,采用本行业通用方法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获得阻燃聚乙烯专用料。
实施例2
称取:氢氧化铝50公斤、磷酸三(2-氯丙基)酯25公斤、季戊四醇15公斤、六溴环十二烷20公斤。
将氢氧化铝、磷酸三(2-氯丙基)酯、季戊四醇和六溴环十二烷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制得该复合阻燃剂。
称取聚乙烯树脂100公斤和复合阻燃剂70公斤,混合均匀后,采用本行业通用方法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获得阻燃聚乙烯专用料。
对实施例1-2进行测试,具体数据见表1。
表1:阻燃聚乙烯专用料阻燃性能测试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盈致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盈致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