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箱养殖的充气排污注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6734.X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中伟;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明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箱 养殖 充气 排污 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闭式网箱养殖领域,尤其涉及养殖网箱的充气、排污及注水。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我国的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移,促使水产养殖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由于传统的水产养殖排放较大,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所以必须保持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内。任何以不负责任的方式放任水产养殖发展或只采取应急的局部措施会存在明显的风险。
水产养殖对水资源绝对依赖,同时又是水资源的内在污染源,负面后果是非常明显,水资源的稀缺性正显得日益突出。如果水资源利用行为缺乏明确的目的和一定的规范,养殖人员都会在收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指向收益最高的用途,而其他方面的水资源需求往往受到忽视,导致环境污染、水资源利用结构失衡等多种后果。
目前国内网箱养殖基本上还是以开放式为主,投饲后的残余饵料、鱼类粪便等物质,随作时间逐步下沉到养殖湖泊水域,逐步影响了周围湖泊水质。 封闭式网箱养殖作为一种无排放,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养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好评,是一种可循环、零排放、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计划”中积极推广的养殖模式。封闭式网箱的日常维护中,充气、换水和清污是三个重要的环节。目前的网箱养殖的充气主要是对养殖网箱内进行充气增氧来达到高密度养殖的工艺要求;换水通过从天然水体中抽水、更新养殖水体来实现;清污则是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理养殖网箱底部和养殖水体表层。由于三个环节之间相互脱节,彼此之间互不相关,日常维护的工作量相当大。并且清污缺乏专用工具,多采用人工打捞和清洗的方式,清污手段非常原始,与现代化大规模网箱养殖的格局不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充气、换水和清污功能,并且结构简单、动力配置少、设备装置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便于封闭式网箱日常维护使用的网箱养殖的排污注水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网箱养殖的充气排污注水装置,所述养殖网箱布置在天然水体的上层水域中,网箱内盛装养殖水体,养殖水体与天然水体水面持平,两者之间相互隔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布置在养殖网箱内,可在养殖网箱内移动,包括排污总管,清水注水管,压缩空气输送管,压缩气源,排水细管和污水收集处理箱,其中:
立式布置的排污总管下端带有喇叭形吸入口,上端通过阀门连接污水收集处理箱,两端之间带有一截喉管;
在喇叭形吸入口的上方布置一根清水注水管,清水注水管的出水端位于养殖网箱内,进水端向下伸出养殖网箱,伸入天然水体中、下层水域中;
在清水注水管上方布置一根压缩空气输送管,压缩空气输送管的一端与压缩气源的压缩空气输出口相连,一端分别连通排污总管、清水注水管;
压缩气源的压缩空气压力大于喇叭形吸入口处的水压与大气压力之和;
在压缩空气输送管上方的喉管外侧布置排水细管,排水细管的一端位于养殖水体水体内并贴近水面,形成养表层漂浮物吸入口,一端与喉管相通,形成表层漂浮物排出口。
本装置中,压缩气源可以选用风机或空压机,压缩空气既有充气增氧的作用,又作为排污和注水功能的驱动力,在装置中被分成两路:
一路通向排污总管,排污总管中的水体在空气上升力的作用下,带动沉积在喇叭形吸入口周围的残饵、鱼类粪便等沉积物和水一同被吸入排污总管内并在上升的气流、水流带动下提升,直至通过阀门、进入污水收集处理箱内,形成沉积污物排放通道,通过阀门开启的大小可以控制排污水量的大小;
另一路通向清水注水管,清水注水管的进水端连接至外界天然水体中、下层的注水水域,出水端连接养殖水体,由于养殖水体位于外界天然水体的上层水域中,因此清水注水管的进水端水压大于出水端水压,在呈上升趋势的压缩空气的携带下,外界天然水体中、下层水域比较清澈的低温水可以持续不断的注入到养殖网箱内,形成养殖网箱注水管路;
此外,排水细管的一端连接排污总管的喉管部位,另一端口在水体和空气界面处;排污总管内的水流在喉管处水流流速加大,在排水细管端口处形成负压和水流,漂浮在水面上的鱼类粪便等漂浮物被吸入排水细管、进入排污总管,并随排污总管内的水流进入污水收集处理箱内。
进一步的,清水注水管靠近排污总管的一段呈“U”字形,其“U”形的横段管体从排污总管内横向穿过,压缩空气输送管伸入“U”字形管体带有出水端的竖段管体中。“U”形的结构更有利于压缩空气从清水注水管的出水端一侧上升,引导清洁水源进入养殖水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副矩形波导尺寸不同多孔定向耦合器
- 下一篇:圆弧修整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