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桃儿七组培苗炼苗及移栽驯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6236.5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郭琪;杨晖;周剑平;王治业;张军;杨涛;王沛雅;张建军;赵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桃儿七组培苗炼苗 移栽 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桃儿七组培苗炼苗及移栽驯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是小檗科桃儿七属草本植物,全球珍稀药用植物,目前已被列入《中华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其根和根茎中含有的鬼臼毒素是合成多种抗癌药物的起始物质。自然条件下,桃儿七以种子繁殖为主,种子休眠期长(6~8个月),发芽后生长极为缓慢,与其它一些多年生药用植物相比,它的地上部分的生活周期非常短暂,年有效生长天数仅为90~120天,5~6年才能成长为商品药材。
桃儿七的的分布海拔为1500~4300m,多集中在2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它对环境温度、土壤条件要求极为苛刻,适宜生长在山谷林下富含腐殖质而疏松的土壤上,怕强光,喜冷凉湿润气候。由于桃儿七的获得主要依靠野外采集,过度采挖已使得野生桃儿七资源逐渐减少,分布面积不断缩小,因此挽救和保护桃儿七野生资源并扩大其种群数量迫在眉睫。
桃儿七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进展缓慢,炼苗及移栽驯化方面的技术未见系统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桃儿七组培苗炼苗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桃儿七组培苗炼苗的移栽驯化的方法。
一种桃儿七组培苗炼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瓶内炼苗
选取具有真叶、茎、2条根以上的桃儿七完整组培苗,揭去组培瓶封口膜,在培养室内继续培养5
天,培养室内的培养温度白天22~26℃,夜间17~21℃,光周期:10 h/d,光强:1000~1500Lux,
湿度:70~90%。
B 瓶外移栽炼苗:
从瓶中取出桃儿七组培苗,用温水洗净根及根茎部位培养基,然后移栽消过毒的移栽基质中,移栽基质为草炭土与珍珠岩按2:1混合;移栽完毕浇注1500倍的多菌灵溶液,在培养室内放置15~20天,培养室内的培养温度白天22~26℃,夜间17~21℃,光周期:10 h/d,光强:1000~1500Lux, 湿度:70~90%。
一种桃儿七组培苗炼苗的移栽驯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大棚移栽和移栽后管理:
a 秋冬季移栽:所述步骤B的培养室中移栽到基质中的桃儿七幼苗长出新芽新根后,在每年10~11月搬放到大棚温室中,每周浇水2次,大棚中的温湿度条件为:平均最低气温10℃,平均最高气温36℃,平均最低湿度70%,平均最高湿度98%。移栽苗经历冬季休眠期以后在次年萌发新芽后,3~4月逐级扩大移栽,移栽基质为草炭土。
b 春季移栽:所述步骤B的培养室中移栽到基质中的桃儿七幼苗长出新芽新根后,在每年3~4月搬放到大棚温室中,大棚中的温湿度条件为:平均最低气温10℃,平均最高气温27℃,平均最低湿度60%,平均最高湿度98%。萌发新芽后逐级扩大移栽,移栽基质为草炭土。
D 野外驯化:
以上大棚移栽苗在5~6月移出温室放置于木本树木自然遮阴通风条件下或遮阴棚下,叶面喷施200倍1/2MS营养液和30mg/L 6-苄基腺嘌呤(6-BA),1周1次。9~10月移栽至海拔2000m以上的林间空地,行株距为30×30cm,土壤覆盖根系2cm,浇足定根水。
MS营养液为现有产品。
组培快繁技术是解决桃儿七繁殖困难、促进人工栽培、扩大其种群数量、解决其资源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组培苗炼苗及移栽驯化技术是决定组织培养苗最终能否应用于人工栽培的关键步骤。
本发明桃儿七种子采集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兴隆山,其组织培养苗是在无菌条件下萌发后,通过芽的诱导、增殖与生根等现有组织培养技术所获得。组培苗的炼苗移栽及野外驯化是决定桃儿七组培技术是否成功的最终步骤。野外驯化最终将大棚移栽苗移栽至甘肃省兰州市兴隆山。
本发明从影响桃儿七组织培养苗成活率的因素,炼苗时间与方式、移栽基质、移栽季节和移栽后的管理与野外驯化等方面入手,研究出一种桃儿七组培植株炼苗及移栽驯化的方法,成功的将桃儿七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提高了15% 以上,成活后经野外驯化的桃儿七植株生长健壮,真叶可达4~5片,与相同生长年限的野外人工种植植株相比多2~3片真叶,根粗壮且数目更多。此方法可为桃儿七的快速繁育提供实用性较强的操作依据。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