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强架和在汽车车身内安装加强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5881.5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K-D·卡勒;I·本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 汽车 车身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汽车/车辆的加强架和一在汽车车身内安装加强架的相应方法。
背景技术
由DE102005035807A1已知一种用来安装在汽车车身内的车顶模块,该已知车顶模块包括一块或几块玻璃板和一个接纳车顶模块的车顶模块框架,它可以装入设置在汽车车身顶部上的开口内,其中车顶模块框架具有两纵向侧和两端侧。在安装状态车顶模块在三面通过插接车接与汽车车身形锁合地锁紧,并在一个端面处固定在汽车车身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加强架,它在结构简单和经济以及刚性地连接在汽车的车身或支承结构上时满足误差要求。
按照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提供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汽车加强架和通过一种用来将这种加强架安装在汽车车身内的方法实现。本发明优良的实施形式和改进结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为了提供一种可以在简单和经济的结构以及在满足误差要求的情况下刚性地连接在车顶结构上的汽车加强架,按照本发明建议,汽车加强架包括两个分架,第一分架在竖直方向形成一第一凸缘,第二分架在竖直方向形成一第二凸缘,其中,这两个凸缘相互连接,由此得到高的抗扭刚性和轻的构件,它以优良的方式赋予加强架在不同方向的很大的承载能力。从而可以用简单和经济的方法制造用来接纳车顶模块的加强架,此外它具有小的构件重量和小的构件深度。
在本发明加强架的优良结构方案中,加强架的第一分架可以与车顶模块固定连接,因此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既将加强架刚性安装在汽车车身的车顶框架上又可以在竖直方向补偿误差。
在本发明加强架的另一种优良方案中,第二分架可以和汽车车身的车顶外壳连接。加强架的第二分架可以有利地与汽车车身的车顶外壳形锁合连接,并用这种方法既提高加强架的又提高汽车车身整个车顶结构的稳定性,此外车顶外壳遮盖加强架的结构,因此起遮光板(Sichtblende)的作用。
在本发明加强架的另一种优良结构方案中,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构成一环绕车顶模块的环,从而形成一种在周向上稳定地承载的车顶结构,它由于加强架连接的凸缘的加强作用特别能承载。因此通过本发明加强架的实施形式实现汽车车身整个车顶结构抗扭刚性的提高,从而提高乘客车厢内乘客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加强架的另一种优良结构方案中,第一凸缘可以和第二凸缘大面积接触,因此在加强架安装时在竖直方向可以进行误差补偿。由此可以大大简化装配过程,因为在加强架安装时的竖直误差可以通过两个分架的竖直重叠的凸缘补偿。此外可以得到特别稳定和特别能承载的T形并接区,它可以方便和经济地制造。通过两个分架的所述结构使得在接合时不妨碍可接近性。两个分架最好相互材料融合和/或形锁合连接,因此可以取消额外的固定元件。这样可以将加强架不花费大的工艺费用节省时间地装入车身车顶结构中,由此可以节省安装时间以及制造成本。此外做得抗扭刚性好的加强架分架特别有利于安装,并可因此确切地定位和固定,从而可以建立高质量和承载能力强的连接。
用来将本发明加强架安装在汽车车身内的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形式首先将加强架的第一分架与车顶框架连接并将加强架的第二分架与车顶外壳连接,然后使第二分架连同车顶外壳和第二凸缘这样定位,使得车顶外壳紧靠在车顶框架上以及使得第二凸缘紧靠在第一凸缘上。接着使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尤其是形锁合连接。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表示本发明的优良实施形式,下面对此加以说明。
附图表示:
图1示出带一本发明的用于汽车车身的加强架的实施例的汽车车顶的局部示意剖视图,此加强架可以装入设置在汽车车身的顶部上的开口内;
图2示出图1中的带两个相互连接的分架的加强架的透视图;
图3示出在第一制造状态的、带一在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用于汽车车身的加强架的实施例的汽车车顶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图4示出在第二制造状态的、带一在图1和2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用于汽车车身的加强架的实施例的汽车车顶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车顶框架
12车顶模块
14加强架
14.1第一分架
14.2第二分架
14.1a第一凸缘
14.2a第二凸缘
16车顶
18车顶外壳
20环绕环
22第一接合区
24第二接合区
26第三接合区
28第四接合区
X 汽车纵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酯化反应的蒸馏回流装置
- 下一篇:改进发酵时间的家用自动面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