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5625.6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广凤;李剑;龚跃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章艳荣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变速器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重卡有自动变速器冷却方式主要有水冷和风冷,相应的也有多种冷却系统布置方案。对于上装对底盘长、宽及空间要求较高,需底盘尽量集成化的车型,可以将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的冷却器集成一体,尽量减小其所占空间。此方案将发动机中冷器与自动变速器油冷器水平放置在发动机上方,自动变速器放置在整车的一、二桥之间,低于自动变速器油冷器800mm左右。即可以减少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所占空间,又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风冷系统辅助自动变速器油冷却,节约能耗,提高冷却效率,是一种节能、高效的冷却系统。然而,此自动变速器油冷系统存在冷却器高于自动变速器,当自动变速器停止运行、泄压后,在重力、油冷器内压和虹吸现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油冷器内的油很容易向自动变速器内回流,如果不妥善处理,油可能会从自动变速器中溢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泄压后自动变速器油不易回流的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自动变速器和油冷器,自动变速器内设有油槽和油泵,油槽和油冷器通过油泵、进油管和回油管连接成一个循环油路,所述的进油管和回油管上均设有阻流管段,阻流管段高于油冷器。
为了便于制作,所述的阻流管段为n字形,n字形的横管段高于油冷器。
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所述的油冷器包括油冷器A和油冷器B,油冷器A和油冷器B间隔布置,油冷器A的出口和油冷B的进口通过高压油管连接,进油管连接油冷器A的进口和油泵的出口,回油管连接油冷器B的出口和油槽进口。
为了便于向油冷器加油,所述的油冷器A的出口通过空心螺栓与高压油管的一端连接,油冷器B的进口和高压油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连接,油冷器B的进口和高压油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空心螺栓连接到三通的一个管口上,三通另外一个管口设置有放气螺栓。加油时打开放气螺栓放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增设阻流管段,在不改变自动变速器和油冷器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能增大了自动变速器油从油冷器向自动变速器回流阻力,防止其回流,很好的解决了自动变速器油冷器与自动变速器高低布置时自动变速器的溢油问题,解决了因溢油而引起的自动变速器油量过少、油温过高,继而导致的自动变速器烧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冷器A, 2、油冷器B,3、油冷器A进口,4、油冷器A出口,5、高压油管,6、油冷器B进口,7、油冷器B出口, 8、n型金属弯头, 9、回油管,10、 n型金属弯头,11、进油管,12、直角弯头,13、自动变速器,14、自动变速器出油口,15、自动变速器回油口,16、直角弯头,17、油泵,18、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油冷器A1、油冷器B2和自动变速器13,自动变速器13内设有油泵17和油槽18。自动变速器13上设有自动变速器出油口14和自动变速器回油口15。油泵17连接自动变速器出油口14和油槽18,自动变速器回油口15连接油槽18。
自动变速器出油口14通过进油管11连接油冷器A进口3,进油管11的一端设有n型金属弯头10,进油管11的另一端设有直角弯头12,直角弯头12与自动变速器出油口14连接,n型金属弯头10与油冷器A进口3连接。
油冷器A出口4通过高压油管5与油冷器B进口6连接。利用空心螺栓将高压油管5一段固定油冷器A出口4上,油冷器B进口6和高压油管5的另一端通过三通连接,油冷器B进口6和高压油管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空心螺栓连接到三通的一个管口上,三通另外一个管口设置有放气螺栓5。
自动变速器回油口15与油冷器B出口7通过回油管9连接。回油管9的一端设有n型金属弯头8,回油管9的另一端设有直角弯头16。直角弯头16与自动变速器回油口15连接,n型金属弯头8与油冷器B出口7连接。
n型金属弯头8和n型金属弯头10中间的横向管段均高于两个油冷器。
自动变速器13正常运转时,自动变速器13的油槽18内的油液在油泵17作用下通过直角弯头12、进油管11、n型金属弯头10压入油冷器A1中,首先在油冷器A1内冷却,初步散热的自动变速器油由油冷器A1出口通过高压油管5进入油冷器B2中,在油冷器B2中冷却后,通过n型金属弯头8、回油管9、直角弯头16进入自动变速器回油口15,实现一个冷却循环。当自动变速器13停止运行后,自动变速器内的压力通过排气孔泄压,自动变速器进、回油管内油液的压力高于自动变速器内的压力,因此进、回油管内油液向压力较低的自动变速器回流,自动变速器油冷器内的压力高于自动变速器内的压力,因此自动变速器油冷器内的油液有向自动变速器回流的趋势,但回流至n型金属弯头10或n型金属弯头8处,压力差不足以使油液爬高越过n型金属弯头的横管,而使油液停止回流,进、回油管内油液的回流及通气孔泄压使自动变速器、金属弯头、高压油管、自动变速器油冷器内的压力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并保持此平衡,有效的防止了油冷器内的油液向自动变速器内回流而导致的溢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高压输变电线缆防辐射材料
- 下一篇:一种EEPROM擦写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