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移动床分离技术中树脂装填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5434.X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兆光色谱分离技术有限公司;兆光生物工程(邹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20 | 分类号: | B01D15/20;B01D15/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移动 分离 技术 树脂 装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移动床分离技术,特别是模拟移动床分离技术中树脂装填系统。
背景技术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中,分离介质(树脂)的装填是色谱系统必须经过的一个工序,如图2,树脂罐3内经进水口1注入无离子水,在第一隔膜泵4作用下,树脂被输送到反洗罐2内,在反洗罐出口5安装第二隔膜泵41,通过管路6再连接到离子交换柱体11的树脂装填口12上,在第二隔膜泵41的作用下,实现分离介质(树脂)向离子交换柱体内的迁移。采用第二隔膜泵作为输出动力向离子交换柱体内输入主要是为了防止分离介质在输入过程中被打碎。另外,为防止分离介质在管道中堵塞,通过调节管道中分离介质的浓度来解决。当隔膜泵输送分离介质到离子交换柱体后,分离介质被离子交换柱体内的过滤装置被置留于柱体内,注入的无离子水通过离子交换柱体出口排入地沟。这中间存在第二隔膜泵动力不足容易堵塞和隔膜泵自身容易出现问题而影响树脂的装填,另一方面多余的水排入地沟增加了无离子水的使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移动床分离技术中树脂装填系统,该系统不仅可有效降低无离子水的使用量,同时也减少了隔膜泵堵塞和隔膜泵多次使用带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模拟移动床分离技术中树脂装填系统,包括反洗罐、离子交换柱体和离心泵,其特征是,反洗罐的出口直接通过软管连接到柱体的树脂装填口上,在离心泵出口阀前安装一出口管,该出口管通过软管与反洗罐中间法兰连接构成无离子水闭路循环。
所述的反洗罐内的水位高于已装入树脂床的0.5米及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离心泵动力比隔膜泵充足,装填效果好,提高了系统的分离性能;因离心泵的流量大,树脂装填速度加快,缩短了装填的时间;因无离子水被回收利用,节约了大量的无离子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反洗罐,3树脂罐,4第一隔膜泵,41第二隔膜泵,5反洗罐出口,6管路,7离心泵,8出口管,9软管,10反洗罐中间法兰,11离子交换柱体,12树脂装填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模拟移动床分离技术中树脂装填系统,包括反洗罐2、离子交换柱体11和离心泵7等部分。
树脂罐3内经进水口1注入无离子水,在第一隔膜泵4作用下,树脂被输送到反洗罐2内,在反洗罐出口5直接通过管路6再连接到离子交换柱体11的树脂装填口12上。即本模拟移动床系统分离介质在装置之间迁移时不再采用隔膜泵作为动力,而改用系统中现有的离心泵7作为动力,减少了隔膜泵堵塞和隔膜泵多次使用带来的问题。
具体流程是:反洗罐出口5不再安装隔膜泵,直接通过管路6(软管)连接到离子交换柱体11的树脂装填口12上,在离心泵7出口阀前安装一出口管8,该出口管8通过软管9与反洗罐中间法兰10连接。为提高罐体的静压,反洗罐内水位应保持高位,使反洗罐内的水位高于已装入树脂床的0.5米及以上。当离心泵7运转后离子交换柱体11内形成真空,反洗罐2内的分离介质随液流被输入到离子交换柱体内,介质经过滤装置滞留于离子交换柱体内,无离子水经离心泵7被输入到反洗罐2内回用,形成输入水系统闭路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兆光色谱分离技术有限公司;兆光生物工程(邹平)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兆光色谱分离技术有限公司;兆光生物工程(邹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