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诱导物的工厂化育秧水稻浸种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5173.1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1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黄萌;陈培峰;乔中英;张景飞;陆建国;张永华;瞿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常熟市植保植检站 |
主分类号: | A01N47/38 | 分类号: | A01N47/38;A01N43/707;A01N43/16;A01P3/00;A01P7/04;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工厂 育秧 水稻 浸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诱导物的工厂化育秧水稻浸种剂,属于农作物种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水稻机插面积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是水稻育秧方式的改变,即由传统水育秧技术改为标准化的工厂化育秧。商品化集中育秧主要优势体现在:一是秧田用地省,抗险能力强。使分散的秧田相对集中,不仅节约了秧田用地,而且便于水浆统一管理和病虫草的统一防治,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二是播期掌握准,栽插质量好。以往的生产中常因分散育秧极易出现“苗等田”的现象,造成机插秧超秧龄,影响栽插质量,通过商品化集中育秧,分期分批播种,可以做到适期栽插,有力地减缓了栽插时间不及时的被动局面;三是技术把握严,秧苗素质高。
虽然集中育秧点对壮秧培育技术应用到位,育秧水平较高,烂种烂秧较少,出苗和成苗率较高,秧苗整齐一致,达到壮秧标准然而机插水稻育秧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
一、育秧环境一般在大棚或封闭环境,通风透光条件较差,秧苗一般比较瘦弱;
二、育秧技术类似旱秧,恶苗病等苗期病害加重;
三、机插秧栽插期一般早于其它方式栽插水稻,移栽后易受一代灰飞虱集中危害。
然而目前工厂化育秧浸种剂一般采用传统浸种剂咪鲜胺,水稻秧苗细胞膜保护酶SOD、CAT和POD的活性较低,仅能控制种传病害,不能起到壮苗和控制早插后灰飞虱危害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既能控制种传病害,又能解决水稻壮苗和出苗后灰飞虱等苗期害虫为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其制作方法为:将将上述的组分均匀混合后经超音速气流粉碎,再过400目筛分装制得。
所述的助溶剂为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
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
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咪鲜胺前期控制种传病害和吡蚜酮后期抑制虫害的作用,配合植物诱导物壳寡糖制成的工厂化育秧包衣剂,在控制种传病害的基础上,解决了水稻壮苗和出苗后灰飞虱等苗期害虫为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其制作方法为:将将上述的组分均匀混合后经超音速气流粉碎,再过400目筛分装制得。
所述的助溶剂为NNO。
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
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
实施例2
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
所述的助溶剂为NNO。
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
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
实施例3
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
所述的助溶剂为NNO。
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
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
实施例4
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
所述的助溶剂为NNO。
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
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
实施例5
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
所述的助溶剂为NNO。
所述的分散剂为拉开粉BX。
所述的填充料为陶土填充料。
实施例6
一种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用的种子包衣剂,它由以下含量(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
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常熟市植保植检站,未经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常熟市植保植检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