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关及利用其建立网络语音通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94070.3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5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董士豪;许立人;胡世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关 利用 建立 网络 语音 通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语音协议)通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网关及利用其建立网络语音通讯的方法。
背景技术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语音协议)通讯技术可将模拟声音信号数字化,以数据封包(Data Packet)的形式在IP数据网络(IP Network)上做实时传递,从而为用户提供网络语音通话的功能。由于VoIP采用互联网(Internet)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可提供比传统语音通讯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因此在网络语音通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VoIP语音通讯服务之前,需要用户从通讯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平台下载客制化的软件应用程序至本地用户终端(例如,计算机、手机等),然后通过该网络平台与外界建立网络语音通讯。传统的网络语音通讯方式仅能依赖于通讯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器根据当前网络状况尽力为用户提供足够的网络频宽进行网络语音通讯。然而,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多,会不断增加网络服务器的负载,容易导致用户不能分配到足够的网络频宽用于语音通讯,从而会影响网络语音通讯的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网关,连接一通讯设备,并通过网络与一通讯服务终端通讯连接。该网关包括:通讯请求模块,用于接收通讯设备发出的与一第三方通讯终端建立网络语音通讯的请求信息;频宽计算模块,用于解析所述请求信息包含的各项参数,并根据解析得到的参数计算建立网络语音通讯所需的网络频宽;频宽请求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出的网络频宽,发送频宽请求至所述通讯服务终端,从该通讯服务终端请求所需要的网络频宽,并根据请求到的网络频宽建立所述通讯设备与第三方通讯终端的通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音编码方式将所述通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流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RTP封包,以及将通过网络接收到的第三方通讯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流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RTP封包;及封包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RTP封包通过网络发送给第三方通讯终端,以及将所述第二RTP封包传输给通讯设备,从而实现所述通讯设备与第三方通讯终端之间的网络语音通讯。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利用网关建立网络语音通讯的方法,该网关连接一通讯设备,并通过网络与一通讯服务终端通讯连接。该方法包括:通讯请求步骤,接收通讯设备发出的与一第三方通讯终端建立网络语音通讯的请求信息;频宽计算步骤,解析所述请求信息包含的各项参数,并根据解析得到的参数计算建立网络语音通讯所需的网络频宽;频宽请求步骤,根据计算出的网络频宽,发送频宽请求至所述通讯服务终端,从该通讯服务终端请求所需要的网络频宽,并根据请求到的网络频宽建立所述通讯设备与第三方通讯终端的通讯连接;数据处理步骤,根据所述语音编码方式将所述通讯设备发送的语音数据流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RTP封包,以及将通过网络接收到的第三方通讯终端发送的语音数据流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RTP封包;及包传输步骤,将所述第一RTP封包通过网络发送给第三方通讯终端,以及将所述第二RTP封包传输给通讯设备,从而实现所述通讯设备与第三方通讯终端之间的网络语音通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网关及利用其建立网络语音通讯的方法,将网络语音通讯的网络频宽管理以及数据封包处理与传输等整合于通讯设备本地端的网关设备上,有效的减轻了通讯服务终端的负担,可有效的提高网络语音通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网关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网关的功能模块架构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网关建立网络语音通讯的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4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