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93965.5 申请日: 2012-08-17
公开(公告)号: CN102772491A 公开(公告)日: 2012-11-14
发明(设计)人: 陈咸川;谢吟灵;沈融;吴晨;肖姝云;李欣;陈基敏;范代丽;施丹;姜恺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605 分类号: A61K36/605;A61K36/888;A61P9/10;A61K35/64;A61K35/62
代理公司: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巫蓓丽
地址: 2004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下肢 动脉粥样硬化 性疾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我国文献报告,北京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为16.4%,代谢综合征人群为22.5%,糖尿病人群为19.4%,发病率十分之高。

在祖国医学历代医学书籍中并没有关于“下肢动脉硬化疾病”的记载。根据LEAD的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于祖国医学“脱疽”、“脉痹”范畴,广义上亦属“血瘀证”范畴。《圣剂总录》一书中始有“脉痹”一词,其曰:“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涩,凝涩不行,则皮毛萎悴,肌肉痹”。《素问·痹论》指出“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诸病源候论》中对四肢缺血疾病的描述为“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血气衰损,不能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灵枢·痈疽篇》对“脱疽”有详细的描述:“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为脾肾亏虚、痰瘀阻滞,其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为元阴元阳所寄之处,是生命之根,主藏精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LEAD多见于老年人,《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景岳全书》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化于脾”。老年人脾肾虚衰,脾虚气弱则脾运不健,脾不健运而生湿生痰,痰湿入脉,阻滞血液正常运行,血行不利,则成瘀血。现代人由于饮食结构及工作压力导致的饮食规律改变,导致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加之缺乏体力劳动,又有熬夜房劳者,则造成脾肾两虚体质。又《诸病源候论》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成痰也”,痰浊瘀血结聚于络脉,形成气虚痰瘀。《灵枢·卫气失常论》说:“人有脂,有膏,有肉”,而若脂膏过多,则形体有变,少则“体无膏泽”。膏脂与津液同源,是津液的稠浊者,其能化入血中。若其摄入过多,利用、排泄功能失常,可使血脂升高发为痰浊,痰阻于脉络,脉络不通而瘀滞于脉管,痰瘀互结发为本病。现代中医医家认为高脂血症和高凝状态属于中医的“痰瘀”范畴。痰凝和血瘀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关键,而“瘀”的实质则被认为包括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高血凝及高脂血症等在内的病理状态。

目前已报道的用于治疗LEAD疗效显著的中药组合物较少,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0410072690.8,申请日:2004-11-09,公开了一种治疗脉管炎、硬皮病及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药物及其制剂,它是以丹参、鸡血藤、乳香、没药、郁金为原料并根据每味中药不同特性,分别粉碎成细粉,用水提取等预处理后,再按比例混合制成片剂、胶囊剂等剂型,该药物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疗效显著。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CN 200910017097.6,申请日:2009-07-24,公开了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肉桂10~15份,黄芪40~60份,桂枝10~20份,仙灵脾30~50份,鬼箭羽30~50份,三七5~10份,红花10~20份,川芎6~10份,黄连10~15份,川牛膝10~20份,经疗效实验表明该中药制剂具有改善动脉内膜增生,减少斑块厚度及稳定斑块的作用。上述两种药物的药味数较多,给药物的制备带来不便,也增加了药品的成本。因此,研制治疗LEAD效果显著同时还具备味数少、易制备、成本低优点的中药组合物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它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25-40份、桑葚10-20份。

优选的,所述的黄芪是27-35份、所述的桑葚是13-17份。

优选的,所述的黄芪是30份、所述的桑葚是15份。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丹参10-20份、当归10-20份、地龙6-12份、水蛭5-8份。

优选的,所述的丹参是12-18份、所述的当归是12-18份、所述的地龙是8-11份、所述的水蛭是6-7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3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