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力霉素doxycycline抗菌活性增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3835.1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3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邓京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65 | 分类号: | A61K31/65;A61K47/4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力 霉素 doxycycline 抗菌 活性 增效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doxycycline与β-环糊精衍生物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Per-6-[(phenylalanyl)-amino]-β-cyclodextrin组成的组合物及其组合物对强力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的增效作用。
背景技术
β-环糊精是常见的一类天然环低聚糖化合物,它是由七个α-D-葡萄糖单元经1,4-糖苷键环状连接而成。与其它环糊精一样,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亲水性即hydrophilic外表面和一个疏水性即hydrophobic内空洞,一个宽圆边即wider rim为亲水性,和一个窄圆边即narrow rim则呈现疏水性。这一特性使其与许多化合物能形成内含复合物即包合物。因此,它与客体化合物即guest compound形成包合物的能力、包合物的性质及机能取决于宽圆边的亲水性及窄圆边的取代基的性能。
环糊精与客体化合物形成的包合物能增加客体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客体化合物尤其是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渗透细胞膜的能力,增加药物在细胞体内的浓度,并且特殊的包合物的化学构象还能帮助药物与靶点的结合从增加药物的疗效。环糊精与客体化合物形成的包合物并非是由分子中原子间的共价键形成包合物,而是分子间的空间作用形成的。因此包合物具有客体化合物原有的一切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据β-环糊精的结构特征,选择一种β-环糊精衍生物即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Per-6-[(phenylalanyl)-amino]-β-cyclodextrin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doxycycline作为一种组合物并测定其对临床上常见的九种细菌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以及组合物对强力霉素的增效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由β-环糊精衍生物即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1)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组成的组合物以及组合物对强力霉素的增效效果。
本发明人从事β-环糊精衍生物制备设计及其与抗生素形成包合物的研究多年。下述就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与强力霉素组成的组合物的组分、组分配比、对临床上常见的九种细菌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及组合物对强力霉素的增效效果。
1. 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与强力霉素组成的组合物及其组合物对强力霉素抗菌活性增效的组分配比。
1.1. 组合物及组分配比一:
固体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与固体强力霉素松组成的组合物,组分摩尔比例0.5~2.0。
1.2. 组合物及组分配比二:
溶液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与固体强力霉素组成的组合物,组分摩尔比例0.5~2.0。
1.3. 组合物及组分配比三:
溶液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与溶液强力霉素组成的组合物,组分摩尔比例0.5~2.0。
2. 强力霉素与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组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增效效果
按体外抗菌活性标准测试方法分别测定单独的强力霉素和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组合物对九种临床上常见的九种细菌菌株的抑菌活性。通过分别比较单独的强力霉素和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及其组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本身并无抑菌活性,但其与强力霉素形成的组合物则使强力霉素的抗菌活性有很强的增效效果。
附图说明
表1、化合物1对强力霉素外抗菌活性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实现方案。
实施例1:
强力霉素、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及其组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测试
按体外抗菌活性标准测试方法分别测试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1)、阳性对照药Linezolid、强力霉素、0.5:1.0,1.0:1.0,2.0:1.0摩尔溶度的强力霉素:6-[(L-苯丙氨酰)-胺基]-β-环糊精(1)对九种临床上常见的细菌菌株的抑菌活性,其结果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3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力电线悬挂连接装置
- 下一篇:硬壳胶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