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3558.4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徐永;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51/06;C08L27/18;C08L23/30;C08K13/04;C08K7/10;C08K3/34;C08K3/26;C08K5/098;C08K5/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玄武岩 增强 pet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价格低廉,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电绝缘性和力学强度高等特性,因此,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了作为工程塑料的应用开发。目前PET工程塑料已应用于汽车、电机、电子、家用电器及机械等行业,但PET的结晶速度较慢,注塑生产周期过长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其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
PET树脂 45~65%;
玄武岩纤维 30~50%;
增韧剂 1~3.5%;
成核剂 0.2~0.4%;
偶联剂 0.2~0.5%;
其它助剂 1~3%。
以及,一种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按上述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的配方称取各组分;
将所述PET树脂、增韧剂、成核剂、偶联剂和其他助剂混合,得混合物料;
将所述混合物料和玄武岩纤维进行挤出,造粒,获得所述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通过PET树脂、玄武岩纤维、增韧剂、成核剂、偶联剂和其他助剂的合理复配,制得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结晶速度快等优点,其与增强PA66具有相当强度及结晶速度,可替代玻纤增强PA66用于高强度要求机械工业结构件方面,尺寸更稳定,同时性价比也非常高。进一步,该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方便、材料易得、工艺简单、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高强度玄武岩增强PET复合材料,其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
PET树脂 45~65%;
玄武岩纤维 30~50%;
增韧剂 1~3.5%;
成核剂 0.2~0.4%;
偶联剂 0.2~0.5%;
其它助剂 1~3%。
具体地,所述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动力黏度为0.60~0.70Pa.S,熔点为245℃~260℃。
所述的玄武岩纤维优选为连续玄武岩纤维,公制号数为300~1000tex,单 丝直径为8~18微米。然玄武岩和玻璃都是硅酸盐,但熔融玻璃冷却后形成非晶态固体,而玄武岩则具有晶体结构,其结构随各地理区域熔岩流动的具体条件而异。玄武岩纤维的总生产成本略高于E玻璃纤维,但玄武岩纤维的产品在复合材料中的性能明显超过E玻璃纤维。在短切原丝毡、无捻粗纱和单向布这些产品中,玄武岩纤维显示了比E玻璃纤维更高的断裂强度和杨氏模量。此外,玄武岩纤维天然抗紫外线和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在低温下能够保持性能,并具有更好的耐酸性。另据报告在工人安全性和空气质量方面玄武岩纤维也很优秀。有关人士指出,由于玄武岩是火山活动的产物,其成纤过程比玻璃纤维更为环保。纤维加工过程中可能释放的“温室”气体已在数百年前岩浆喷发过程中排放。再者,玄武岩百分之百惰性,与空气和水均无毒性反应,而且不燃烧,防爆炸。
所述的增韧剂优选为聚烯烃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具体地,为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乙烯辛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聚烯烃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物能够大大提高了PET组合物的冲击强度,尤其是缺口冲击强度,降低材料的缺口敏感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3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