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多重抗氧化剂稳定的润滑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3509.0 | 申请日: | 2005-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6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董峻;C·A·米格代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聚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33/12 | 分类号: | C10M133/12;C10N30/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抗氧化剂 稳定 润滑剂 组合 | ||
本分案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0580042017.2,申请日为2005年10月24日,发明名称为“用多重抗氧化剂稳定的润滑剂组合物”的原始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我们根据Title 35,United States Code,§120要求于2004年12月10日提交的标题为“用多重抗氧化剂稳定的润滑剂组合物”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0/634,535的权益。
发明背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向润滑剂,尤其是烃基润滑油中添加仲二芳基胺和取代的对亚苯基二胺的组合物改进所述润滑剂的氧化稳定性。
2.相关技术的描述
润滑剂,如在各种机器中使用的那些,在储存、运输和使用期间对氧化变质敏感,当此类润滑剂暴露于高温和铁催化环境下时尤其如此,这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氧化。这种氧化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导致腐蚀性的酸性产物、淤渣、油漆、树脂和其它不溶于油的产物形成,并可能引起润滑剂的设定的物理和摩擦性能损失。因此常用的做法是将抗氧化剂加入润滑剂以防止(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氧化,从而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包含各种仲二芳基胺作为抗氧化剂的润滑剂组合物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使用对亚苯基二胺也是已知的,尽管程度上更小。
美国专利号2,451,642公开了对亚苯基二胺作为润滑油组合物的有用的抗氧化剂,所述润滑油组合物用于其中可能发生铁催化氧化反应的环境。
美国专利号2,718,501公开了由芳族胺和有机脂族含硫化合物构成的稳定剂体系,所述芳族胺含至少两个芳环,包括对亚苯基二胺,所述稳定剂体系据说适合于使无机烃润滑油、合成烃油和聚亚烷基二醇油稳定。
美国专利号5,232,614公开了据说是有效的抗氧化剂的取代的对苯二胺,所述抗氧化剂能够保护曲轴箱润滑油在高温下长时间暴露于氧气中之后不会增稠和形成淤渣。
WO94/22988公开了据说在发动机的运行期间改进内燃机润滑油抗磨和粘度控制性能的燃料组合物。少量所述燃料组合物在发动机运行期间与发动机润滑油结合并且这为润滑油提供了抗氧化促进。优选地,所述燃料包含至少57g/1000升不含苄基氢原子的取代的双环芳族胺如一和/或二-α-甲基苯乙烯烷基化亚苯基二胺和/或受阻酚如一苯乙烯基化一异丁烯化甲酚或二C16烷基酚。协同效应据说被芳族胺和受阻酚的混合物证实。
IN151,316公开了使用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作为用于重型空气压缩机的溶剂萃取、脱蜡和加氢整理的矿物油基润滑油组合物的抗氧化剂。
JP53,051,206公开了N,N'-2-萘基-对苯二胺作为抗氧化剂以改进还包含二硫化物的酯或矿物油基润滑油的氧化稳定性。
JP59,020,392公开了包括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用于油槽压力成型的润滑剂组合物。此润滑剂组合物还包含受阻酚抗氧剂。
Polish PL 149,256公开了将苯基-萘基-对苯二胺用于聚亚烷基二醇基耐火液压流体。
苏联专利号1,155,615公开了包含二苯基-对亚苯基二胺用于金属冷加工的矿物油和脑磷脂基润滑剂组合物。
上述公开内容在此整体地引入作为参考。
以前,一直不认同使用与取代的对亚苯基二胺特定组合的仲二芳基胺在使润滑剂,例如润滑油,尤其是设计用于苛刻环境如其中可能发生高温和金属催化氧化反应的环境的那些润滑剂稳定方面提供出乎意料的协同效果。
发明概述
现已发现,仲二芳基胺和取代的对亚苯基二胺的组合物(任选地与取代的酚混合)在抑制润滑剂组合物的氧化方面显示协同效应,因此比仅使用所述材料中任一种更有效。所述烷基化二芳基胺与取代的对亚苯基二胺协同地发挥作用以在氧化控制方面提供显著的改进。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包含以下物质的润滑剂组合物:
(A)至少一种选自天然和合成润滑基础油的润滑油;
(B)至少一种选自由以下通式表示的仲二芳基胺的第一抗氧化剂
(R1)a-Ar1-NH-Ar2-(R2)b (I)
其中
Ar1和Ar2独立地选自芳族烃,和
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和烃基,优选含6-大约100个碳原子的烃基,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聚亚公司,未经科聚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3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