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弹弹体充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2599.1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盛祖红;张燕;张金芳;丁娟红;秦显康;朱大勇;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0 | 分类号: | G01N3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弹 体充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氧弹弹体充氧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氧弹法是一种测定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试样、蒸馏水和同催化剂线圈一起放到一个带盖的玻璃盛样器内,然后把它放进装有压力表的氧弹中。氧弹弹体在室温下充入620kPa(6.2ba或90psi)压力的氧气,放入规定温度(绝缘油140℃;汽轮机油150℃)的油浴中。氧弹弹体与水平面成30°角,以100r/min的速度轴向旋转。当达到规定的压力降时,停止试验。记录试验时间,根据氧弹试验时间以分钟(min)表示,作为试样的氧化安定性。
在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试验中,充氧的环节十分重要,必须要将氧气稳定地充入氧弹弹体中并达到一定的压强,才能使该试验顺利地进行并且最小化试验的误差。现有技术中的氧弹弹体充氧装置一般直接由进气管道、阀门和充气管道组成,进气管道一端连接气源,其另一端与阀门的一端连接,充气管道一端连接氧弹弹体,其另一端与阀门的另一端连接,在充氧时,气源从进气管道进入通过开启的阀门后,从充气管道进入氧弹弹体,当氧弹弹体上安装的气压表到达指定压力时,关闭阀门,开始试验,这种充氧装置在充氧时由于氧气通过管道无缓冲直接进入氧弹弹体内,因此会致使充氧时气流紊乱,使气压表产生误测量,从而导致氧弹弹体内的气压没有达到标准值,影响该试验的精度,并且在氧弹弹体放氧时必须分离阀门与充气管道,才能使氧气从氧弹弹体内自动放出,流程繁琐,不易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弹弹体充氧装置,以使氧气能够稳定地充入氧弹弹体内,保证了试验的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弹弹体充氧装置,其固定于墙体上,所述氧弹弹体充氧装置包括桶体、压力表、进气管道和充气管道,所述桶体固定于所述墙体上,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所述桶体上,所述进气管道和充气管道均与所述桶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呈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上设有进气阀连接口,所述进气阀连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桶体连接,所述进气管道通过所述进气阀连接口与所述桶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上设有充气阀连接口,所述充气阀连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桶体连接,所述充气管道通过所述充气阀连接口与所述桶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上还设有压力表连接口,所述压力表通过所述压力表连接口与所述桶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上还设有放空阀连接口,所述放空阀连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桶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氧弹弹体充氧装置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阀连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节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氧弹弹体充氧装置还包括充气阀,所述充气阀的一端与所述充气阀连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阀为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球阀为三通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氧弹弹体充氧装置还包括放空阀和放空管道,所述放空阀的一端与所述放空阀连接口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空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空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氧弹弹体充氧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墙体上,所述进气阀连接口与调节阀均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氧弹弹体充氧装置主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桶体,该桶体设置于进气管道与充气管道之间,起到了储气和缓冲的作用,在需要对氧弹弹体进行充氧时,氧气从进气管道进入桶体中,氧气会在桶体中储存并以稳定的气压进入充气管道中,对氧弹弹体进行充氧,避免了现有的氧弹弹体充氧装置在充氧时氧气直接从进气管道通过充气管道冲入氧弹弹体时产生的气流紊乱的情况,使氧弹弹体上的压力表测定的氧气气压更准确,增加了旋转氧弹法在测定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时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氧弹弹体充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氧弹弹体充氧装置充气阀在该装置充气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氧弹弹体充氧装置充气阀在放出氧弹弹体内氧气时的剖视图。
在图1至图3中,
1:桶体;2:压力表;21:压力表连接口;3:进气管道;31:进气阀连接口;32:调节阀;4:充气管道;41:充气阀连接口;42:充气阀;5:放空管道;51:放空阀连接口;52:放空阀;6: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2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