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罐式集装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92239.1 | 申请日: | 2012-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7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荣;赵凯;陈晓春;汪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陈蓉 |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罐体温度可调的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罐式集装箱是一种重要的储运工具,为了能够对罐体内的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等温度调节处理,最初的该类罐式集装箱的结构是在筒体底部设置沿着筒体轴向延伸的纵向管道,通过向所述纵向管道内通入调温介质以实现对罐体的调温,但实际使用时发现该种结构的罐式集装箱调温介质所能够直接作用的区域仅仅局限于筒体的底部,温度想要传递至筒体两端的封头部分往往会比较困难。
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改进后的罐式集装箱的结构,该种罐式集装箱除了在筒体底部设置沿着筒体轴向延伸的纵向管道之外,还在封头外侧设置封头管道,纵向管道可与封头管道相连通,通过向纵向管道以及封头管道内通入调温介质,调温介质在管道内流通带动能量传递,达到加热或制冷的目的。
然而,上述改进后的罐式集装箱上的封头管道只能设置在封头的局部区域,故而调温介质只能直接利用封头上的较小区域与罐体内的介质进行冷/热交换,没有将封头部分的面积充分利用起来,因此罐式集装箱两端封头处的温度调节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罐式集装箱所存在的温度调节时没有充分利用到封头部分的面积,仅仅利用封头上较小的区域与罐体内的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因此罐式集装箱的两端封头处温度调节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一筒体、两封头以及连接在所述筒体上供调温介质通入的管道,所述两封头分别盖设在所述筒体轴向的两端,所述两封头中的至少一个封头包括一封头壳体以及铺设在所述封头壳体上的封头夹套,所述封头夹套与封头壳体多处连接形成空隙相通的多孔介质结构,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多孔介质结构上的空隙以使得通入的调温介质在空隙及管道中流通。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中,所述封头夹套为蜂窝夹套,所述蜂窝夹套上冲设有周边与所述封头壳体相连的圆孔。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中,所述圆孔呈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排布。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中,所述封头夹套与所述封头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条使得流经的调温介质改变流向的折流焊缝。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中,所述折流焊缝为直条状或弯曲条状。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中,所述罐式集装箱上还设置有供调温介质通入的介质进口以及供调温介质流出的介质出口,所述管道包括纵向加热管以及连接管,所述纵向加热管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沿筒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封头以及所述纵向加热管通过所述连接管在所述介质进口与所述介质出口之间形成通路。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中,所述两封头均为多孔介质结构且每一封头壳体上连接一个整体的封头夹套,所述封头夹套上相对设置有均与封头内部空隙相连通的一封头进口以及一封头出口,所述封头进口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介质进口相连,所述封头出口连通至所述介质出口,所述连接管连接在纵向加热管与介质进口以及纵向加热管与介质出口之间,且将介质进口与介质出口之间的各纵向加热管连接形成通路。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同一封头壳体上连接的封头夹套分开为两半以上。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封头均为多孔介质结构且每一封头壳体上连接的封头夹套从中间分开为一第一半夹套以及一第二半夹套,所述第一半夹套上相对设置有与内部空隙相连通的一第一进口以及一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半夹套上相对设置有与内部空隙相连通的一第二进口以及一第二出口,两封头中一封头上的第一进口以及第二进口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介质进口相连,且第一进口与所述介质进口相连的封头的第一出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至另一封头上的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与所述介质进口相连的封头的第二出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至另一封头上的第二进口,另一封头上的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分别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纵向加热管相连,所述连接管还连接在所述纵向加热管与所述介质出口之间,且将另一封头上的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与所述介质出口之间的各纵向加热管连接形成通路。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中,同一封头上的第一半夹套与第二半夹套呈对称的肺叶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罐式集装箱通过对封头的结构进行改进,利用多孔介质结构对介质流体形成扰流,破坏了边界层,强化了传热,并且调温介质在流通时可充分利用到封头部分的面积,封头部分与罐体内的介质进行热量交换的面积较大,大大提高了罐式集装箱两端温度调节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罐式集装箱的封头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2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喇叭驱动电路和转向装置开关输入检测电路
- 下一篇:小型货车半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