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泥熟料窑炉的格栅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1669.1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J·哈梅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IKN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38 | 分类号: | F27B7/3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白皎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泥 熟料 格栅 冷却器 | ||
1.一种用于沿传送方向(2)冷却和运输水泥熟料的冷却格栅(100),所述冷却格栅(100)具有至少一个格栅元件(1),其中所述格栅元件(1)
具有用于水泥熟料的至少一个支架(10),
具有至少一个冷却空气通道(20),所述冷却空气通道用来将冷却空气注入所述熟料中,所述冷却空气通道在所述支架(10)中具有至少一个出口,所述冷却空气通道至少在邻近其至少一个出口(22)的部分中沿所述传送方向(2)倾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空气通道(20)至少在邻近所述出口(22)的部分中沿传送方向(2)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格栅(100),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纵向狭缝(63)与所述传送方向(2)垂直地在所述支架(10)中延伸,所述纵向狭缝(63)朝着顶部敞开并且与所述冷却空气通道(20)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格栅(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狭缝(63)的深度随着到所述冷却空气通道(20)的距离增大而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却格栅(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狭缝(63)使所述冷却空气通道(20)沿传送方向分流。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一项所述的冷却格栅(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狭缝(63)的底部平稳弯曲地延伸到所述冷却空气通道(20)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冷却格栅(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空气通道(20)到所述支架(10)的过渡处的曲率是平稳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冷却格栅(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率沿向着所述支架(10)的方向递减。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冷却格栅(100),
其特征在于,
曲率变化沿向着所述出口(22)的方向递减。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冷却格栅(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空气通道(20)由沿传送方向(2)的至少一个第一壁和逆着传送方向(2)的至少一个第二壁界定,并且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的距离至少在邻近所述冷却空气通道(20)的出口(24)的部分中至少大致不变。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冷却格栅(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空气通道(20)沿向着入口的方向变宽。
11.一种用于冷却格栅的格栅元件的格栅段(50,60,70),所述冷却格栅用于冷却和运输水泥熟料,所述格栅段具有用于水泥熟料的至少一个支架(10)和沿传送方向面向的前侧(51,61)和背离所述前侧的后侧(62,7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51,61)和所述后侧(62,72)分别由至少在邻近所述支架(10)的部分中沿传送方向(2)弯曲的平面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格栅段,
其特征在于,
邻近所述支架(10)的所述前侧(51,61)的一部分与所述后侧(62,72)的一部分相符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格栅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侧(62,72)的曲率至少在到所述支架(10)的过渡处是平稳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的一项所述的格栅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侧(62,72)的曲率在邻近所述支架(10)的部分中随着到所述支架(10)的距离的增大而递减。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的一项所述的格栅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侧(62,72)的曲率变化在邻近所述支架(10)的部分中随着到所述支架(10)的距离增大而递减。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的一项所述的格栅段,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栅段在每一侧上具有引导元件以将所述格栅段插入到盒状格栅元件的引导轮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KN有限公司,未经IKN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6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屏蔽导体
- 下一篇:一种系统间短消息投递终止后发起释放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