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作双重胱天蛋白酶-2/-6 抑制剂的新肽及其生物学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1653.0 | 申请日: | 200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9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D·肖维耶;R·卡齐米尔;J·厄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斯药制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38/08;A61P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晓东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作 双重 蛋白酶 抑制剂 及其 生物学 应用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11月24日、申请号为200580046297.4、发明名称为“用作双重胱天蛋白酶-2/-6抑制剂的新肽及其生物学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用作双重胱天蛋白酶-2/胱天蛋白酶-6抑制剂的新肽类。本发明还涉及其生物学应用。
所有胱天蛋白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均表现出具有在天冬氨酸残基和裂解位点N-末端一般4个连续氨基酸的识别序列后裂解的绝对要求的高度特异性。使用组合手段将它们分类成三个不同的特异性组:对Trp-Glu-His-Asp具有优先性的I组(胱天蛋白酶-1,-4,-5);对Asp-Glu-X-Asp具有优先性的II组(胱天蛋白酶-2,-3,-7);和对(Leu/Val)-Glu-X-Asp具有优先性的III组(胱天蛋白酶-6,-8,-9和-10)。这种特征特异性对细胞凋亡过程而言是决定性的,因为它涉及以有序方式(而非无差别蛋白水解)裂解特定组的蛋白质。基于其在细胞环境中的作用,可以将胱天蛋白酶视为执行(直接裂解在细胞结构、细胞周期调节或信号传导途径中起作用的特异性下游蛋白底物)或起始胱天蛋白酶(作为细胞凋亡途径上游调节物起作用)。由于其在调节细胞凋亡中的中枢作用,所以胱天蛋白酶为重要的治疗靶标。多种神经疾病与胱天蛋白酶细胞凋亡途径相关并且已经证实某些小的胱天蛋白酶抑制剂可阻断神经元细胞死亡效应。作为癌症和神经变性疾病治疗所期望的,胱天蛋白酶的受控活化更难以实现。可能的策略可以包括设计特异性抑制指定病理环境中的必需胱天蛋白酶而非所有胱天蛋白酶的化合物。
发现胱天蛋白酶-2作为第一种哺乳动物细胞凋亡的胱天蛋白酶。近期研究揭示出胱天蛋白酶-2作为起始物参与非神经元细胞细胞凋亡的外在和内在途径(Lassus等,2002)。另外,胱天蛋白酶-2既作为 默认起始物起作用,又作为默认执行胱天蛋白酶起作用。近来,本发明者证实胱天蛋白酶-2启动原代皮质神经元即部分模拟体内脑缺血的体外模型中血清剥夺所诱导的细胞凋亡(Chauvier等,2005)。胱天蛋白酶-2还能够裂解亨廷顿蛋白,由此可能参与亨廷顿疾病的发病机制。其底物特异性尚未完全了解,并且仅获得了基于两种五肽VDVAD和LDESD的抑制剂。
胱天蛋白酶-6涉及神经元(发育)细胞死亡并且是执行胱天蛋白酶而非起始物。存在至少4种病理学情况,已知胱天蛋白酶-6在其中被活化:在阿尔茨海默病的营养不良的神经突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中;在人胎儿和成年人脑缺血过程中(Guo等,2004);在提示对于癫痫发生和癫痫的作用的大鼠红藻氨酸癫痫发作模型中;在胃肠内衬上皮细胞的失巢凋亡中。对胱天蛋白酶-6底物特异性了解不足。获得了基于四肽VE I(或H)D的抑制剂,但是未获得用于胱天蛋白酶-6抑制的基于五肽的抑制剂。
I/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建模、医学生物学和化学领域,并且涉及新化合物和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它们抑制促细胞凋亡性胱天蛋白酶-2(Nedd-2;Ich-1)和/或抑制促细胞凋亡性胱天蛋白酶-6(Mch2)并且用于治疗涉及胱天蛋白酶-2活性和/或胱天蛋白酶-6的疾病和损伤。
本发明涉及具有选自下组的核心序列的新肽类:
SEQ ID N°1:VDEAD
SEQ ID N°2:LDEGD
SEQ ID N°3:VDEGD
SEQ ID N°4:VDESD
SEQ ID N°5:LDEKD
SEQ ID N°6:FDESD
SEQ ID N°7:LDEAD。
所述的肽类有利地具有N-末端和/或C-末端保护基。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肽类具有N-末端保护基M,其表示A-(CH2)n1,其中
.n1=0-20;
.当n1=0时,M为H;
.A为C1-C20烷基、一个或几个稠合环和/或杂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斯药制品公司,未经奇斯药制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