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1556.1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4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许进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夏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4 | 分类号: | H01L33/04;H01L27/1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4254 | 代理人: | 马静 |
地址: | 开曼群岛KY1-11***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发光 装置 | ||
1.一种交流发光装置,包含:
一个基板;
多个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基板上,每个该发光单元包含:
一个第一发光次单元;
一个第二发光次单元;以及
一个隧穿结层;
其中该隧穿结层位于该第一发光次单元及该第二发光次单元之间,用以电性耦合所述第一发光次单元及所述第二发光次单元;及
至少一个导电层,电性连接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使得同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发光次单元及第二发光次单元依交流电源正、负半周期电压的驱动而轮流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次单元或所述第二发光次单元包含至少一个磊晶结构,且每个该磊晶结构包含:
一个第一掺杂层;
一个发光层;以及
一个第二掺杂层;
其中该发光层位于该第一掺杂层与该第二掺杂层之间,且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的电性相反,由此,所述隧穿结层电性耦合所述第一发光次单元的第二掺杂层以及所述第二发光次单元的第一掺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之间具有并联电性连接机制,用以将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个别的中间节点予以电性连接,其中该中间节点指所述第一发光次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次单元之间互有电性耦合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节点所指称电性耦合的区域包含所述第一发光次单元的第二掺杂层或所述第二发光次单元的第一掺杂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并联电性连接机制包含:
一个第一导电层,将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位于所述中间节点的相应掺杂层予以电性耦合;以及
一个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相应掺杂层包含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的第二发光次单元的第一掺杂层,或是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的第一发光次单元的第二掺杂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包含聚合物、陶瓷材料或其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之间具有交错电性连接机制,用以将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的所有外部电极予以电性连接,其中该外部电极指与所述第一、第二发光次单元最远离所述隧穿结层的掺杂层接触的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含所述第二发光次单元的第二掺杂层接触的电极,或者与所述第一发光次单元的第一掺杂层接触的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交错电性连接机制包含:
一个第二导电层,将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的所有外部电极予以电性连接;以及
一个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侧壁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含所述相邻发光单元的第一发光次单元的第一掺杂层接触的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发光次单元的第二掺杂层接触的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之间具有串/并联电性连接机制,包含:
一个导电层,用以将某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及第二发光次单元的外部电极予以串联,再与相邻的一个所述发光单元位于中间节点的内部电极进行并联;以及
一个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侧壁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节点的内部电极包含所述第二发光次单元的第一掺杂层接触的电极,或是所述第一发光次单元的第二掺杂层接触的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隧穿结层包含四族元素与氮元素,且该四族元素与该氮元素的原子数占所述隧穿结层总原子数百分比的50%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隧穿结层包含缺陷诱导结构,该缺陷诱导结构提供一缺陷密度大于所述隧穿结层的成长面的缺陷密度的五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夏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夏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15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