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动注射臭氧氧化方式测量液相臭氧浓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0770.5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虹斌;刘岩;赵娜;马然;石小梅;张颖;刘东彦;张述伟;高杨;褚东志;任国兴;吕靖;张婷;曹璐;邹涛;王洪亮;范萍萍;曹煊;张颖颖;汤永佐;程岩;赵斌;侯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5/08 | 分类号: | G01N35/08;G01N21/7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注射 臭氧 氧化 方式 测量 浓度 方法 | ||
1.一种流动注射臭氧氧化方式测量液相臭氧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室、光电探测装置、控制装置、数据处理装置,输送臭氧溶液泵、鲁米诺溶液泵和金属螯合剂溶液泵,检测室通过管路与臭氧溶液管路、叔丁醇溶液管路、鲁米诺溶液管路及金属螯合剂溶液管路连接,所述方法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按下述步骤进行:
(1)通过臭氧溶液泵输送被测臭氧溶液;
(2)臭氧溶液在臭氧溶液泵的作用下与叔丁醇管路中的叔丁醇溶液混合;
(3)与叔丁醇混合后的溶液继续在管路中流动,流动一段距离后先后与鲁米诺溶液管路中的鲁米诺溶液和金属螯合剂溶液管路中的金属螯合剂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一同流入检测室,光电探测装置中的光电倍增管检测混合溶液中臭氧分子与鲁米诺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
(4)光电倍增管对流通过的溶液所发出的光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并转换成电信号送入微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微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信号进行量化,计算出液相臭氧浓度的浓度,并进行显示、打印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溶液流量为0.05~0.10ml/min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叔丁醇溶液流量为0.5 ~1.0ml/min,浓度为0.1~0.3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鲁米诺溶液流量为0.5 ~1.0ml/min,浓度为(0.8~1.2)×10-4 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属螯合剂为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铵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其中,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铵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浓度比例为1∶1,所述的金属螯合剂溶液流量为0.05~0.10ml/min,浓度为(1.8~2.2)×10-3 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臭氧溶液泵、鲁米诺溶液泵和金属螯合剂溶液泵为蠕动泵,所述的管路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记录化学发光信号稳定后的50~100秒的发光强度积分值,根据臭氧溶液与蒸馏水积分值的差值和标准液相臭氧溶液浓度与积分信号的对应关系,计算出液相臭氧浓度的浓度,并进行显示、打印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所发出的光信号为微弱的化学发光信号,最大发光波长在452nm,微弱光信号经光电探测装置的光学镜头聚能,导入光电倍增管,光信号经光电倍增管处理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输出电信号经微弱信号放大电路进行转换,放大到一定电压幅度送微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A/D转换通道进行量化、积分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对微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控制、信号处理、臭氧浓度计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倍增管采用日本滨松Photosensor Modules H5783 Serie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07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轻质高强、抗震防火内墙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视线跟踪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