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0521.6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寒;胡荣华;陈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器。
背景技术
传统按摩产品,背部按摩和颈部按摩分成两个独立部分进行运作,背部机芯带动背部按摩器负责背部按摩,颈部机芯带动颈部按摩器负责颈部按摩,且颈部机芯和背部机芯均采用独立电机驱动。按摩器产品中,电机为该产品的主要成本,并且两个独立机芯相关的结构件及电控件以及其他配件都要相应增加一倍,结构也更复杂。因此多电机的情况下,必然促使产品价格高昂。
或者,虽然按摩器能进行背部按摩和颈部按摩,但是整个按摩机芯一起做切换。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1040084Y、专利名称为“具有仿形滑轨的按摩器”的专利,其设有一与人体腰部、背部、颈部曲线相近的仿形滑轨,按摩机芯沿该滑轨滑动进行按摩。整个按摩机芯运动需要较大的电机驱动,耗电大,成本高,且该按摩机芯无法同时按摩背部和肩颈部,按摩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摩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需要采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肩颈部按摩部件和背部按摩部件而使得成本高昂且高度调节装置使用不方便、或者耗电大、成本高且按摩机芯无法同时按摩背部和肩颈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摩器,可在一切换区域切换按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及一能在壳体内移动的按摩机芯,所述按摩机芯包括:
一能使所述按摩机芯在壳体内移动的行走传动单元;
至少一按摩组件,其包括一第一按摩摆臂和一第二按摩摆臂,所述第一按摩摆臂设有一旋转轴;
所述按摩器还包括至少一能使所述第一按摩摆臂在切换区域切换的切换单元;当按摩机芯移动到切换区域时,通过切换单元的作用使得第一按摩摆臂相对于第二按摩摆臂旋转。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一第一传动单元及一与第一传动单元相配合的止位部,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位于按摩机芯且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按摩摆臂,所述止位部位于壳体,所述止位部抵靠或离开第一传动单元使得第一传动单元带动第一按摩摆臂相对于第二按摩摆臂旋转。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组和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第一齿条连接,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一齿轮组与第一按摩摆臂传动连接,所述止位部可与第一齿条抵靠。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一高度调节单元,所述高度调节单元包括一活动杆、二固定杆和二第二弹性件,二固定杆分别固接在壳体左右二侧且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杆之左右二侧,二第二弹性件分别套接在二固定杆之外,且二第二弹性件之前端分别固接在二固定杆,二第二弹性件之后端分别固接在活动杆之左侧和右侧。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按摩机芯还包括一能使所述按摩组件左右摆动进行揉捏按摩的揉捏驱动单元,所述揉捏驱动单元包括一设有一揉捏驱动蜗杆的揉捏电机、一与所述揉捏驱动蜗杆相配合的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按摩摆臂。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按摩摆臂位于第一按摩摆臂之内侧,第二按摩摆臂向外凸设一凸筋,所述按摩机芯还设有与所述凸筋相配合的二滑槽。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切换单元为一拉簧,所述拉簧分别与第一按摩摆臂和第二按摩摆臂相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切换单元为一撑杆,所述撑杆之前端与第一按摩摆臂相铰接,所述撑杆之后端悬空。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切换单元为一具有一倾斜角度的滑轨,所述滑轨装接在壳体之顶端部且能与第一按摩摆臂之底端部相配合,所述滑轨之顶端部与人体肩颈部位置相对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按摩组件个数设为二个且位于所述按摩机芯之左右二侧,所述切换单元对应设为二个。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其具有如下优点:
1.行走传动单元使按摩机芯在壳体内移动,切换单元使第一按摩摆臂相对于第二按摩摆臂旋转并在切换区域切换按摩,使得通过切换单元的作用第一按摩摆臂能在多个按摩区域进行切换按摩,功能多样,节约成本。
2.切换单元包括一第一传动单元和一止位部,所述止位部抵靠或离开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带动第一按摩摆臂在背部位置和肩颈部位置之间转动,该切换单元结构简单,在不需要电机驱动的情况下就能进行切换,成本低。
3.揉捏驱动单元能使按摩组件左右摆动,按摩方式多样,满足顾客需求。
4.设有高度调节单元,该高度调节单元通过活动杆、固定杆和第二弹性件的配合进行高度调节,未采用电机驱动,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根据人体高度自动调节位置,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0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