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90177.0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杜俊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俊琪;北京鹏盛天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3/02 | 分类号: | D21C3/02;D21C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以木糖醇生产过程中的废渣为原料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ine celulose,简称MCC)是一种以β-1,4葡萄糖苷键结合的直链式多糖,由天然纤维素经稀酸水解至极限聚合度(LODP)的可自由流动的白色或近白色粉末状固体产物。主要由以纤维素为主体的有机物(约99.95%)和微晶无机物(约0.05%,如灰分)组成。灰分的主要成分为Ca、Si、Mg、Al、Fe及其他极微量的金属元素。颗粒大小一般在20-80μm,极限聚合度(LODP)在15~375;不具纤维性而流动性极强。不溶于水、稀酸、有机溶剂和油脂,在稀碱溶液中部分溶解、润涨,在羧甲基化、乙酰化、酯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反应性能。
自1875年Giard首次将纤维素稀酸水解的固体产物命名为“水解纤维素”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美国生产一种能够稳定水溶性乳胶的微晶纤维素,用于制备防化学辐射用防护涂层。另外,一种商品名称为Anvo的微晶纤维素,具有很高的密度,热解后生产碳、石墨、金刚石相似结构的牢固物质。美国FMC公司研究开发的硅化微晶纤维素,由于具有更好更优的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领域。
2008年,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微晶纤维素产业向高科技产品方向发展,促进我国微晶纤维素行业的发展。2009-2012年是我国微晶纤维素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从“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过渡期,在全球金融危机风暴大环境及国内严峻经济形式下,一系列新的政策将会陆续出台,对微晶纤维素行业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比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对微晶纤维素行业需求市场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外开发利用微晶纤维素的时间较早,从1955年开始就已经有相当规模的生产。美国粘胶纤维公司1957年研究出微晶纤维素的生产方法,于1961年获得原始专利并工业化生产。美国FMC公司于1961年研究开发生产微晶纤维素是全美最大生产公司。保加利亚DSO医药公司研究开发微晶纤维素生产方法并于1976年在美国获得专利,该专利优点是使生产方法更简便、更省时,且产量更高,因此很快在保加利亚工业化生产。另外,日本、德国等国家也先研发微晶纤维素产品并及时投入工业化生产。各国生产的微晶纤维素种类繁多,性质不一,所采用的工艺条件和设备选型也不尽相同。但是,其主要制造原理和基本工艺路线还是一致的,即采用酸水解、洗涤、干燥、粉碎等化工过程,于105±1℃用2.5mol.dm-3盐酸处理15分钟,然后水洗、干燥,所得酸解产物的5%悬浮液置于Waring捏合机中混合30分钟,即得胶体微晶纤维素,再经干燥即成高等级的粉末微晶纤维素。
我国在微晶纤维素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在微晶纤维素方面生产已初见成效,20世纪80年代国内厂家生产的微晶纤维素逐步取代国外如西方石油公司、日本等公司的产品,起初是氯碱企业如上海天原化工厂、齐齐哈尔电化厂等开始采用国内产品(如上海赵屯产微晶纤维素)用于离子膜盐水二次精制助滤剂,其使用效果与进口产品相同,为降低烧碱成本国内离子膜厂家大多数改用国产助滤剂。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制的微晶纤维素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如齐齐哈尔市化学试剂厂出产的微晶纤维素,1995年该厂产品在四川成达化学工程公司对国外工程总承包中化学品α-纤维素招标一举中标。同年该厂产品取得了国际标准的认证并有22.5吨产品顺利出口到印度尼西亚。这可以算是我国微晶纤维素达到国际水平的标志性事件。进入21世纪以来,微晶纤维素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年产销量都在数万吨。
木糖醇(英文名Xylito),又名戊五醇,它的分子式为C5H12O5,是一种五碳糖醇,是木糖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外形为结晶性白色粉末,广泛存在于果品、蔬菜、谷类、蘑菇之类食物和木材、稻草、玉米芯等植物中。木糖醇是轻化工等多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木糖醇可用作药剂、营养剂、甜味剂和乳化剂,在食品、化工、国防、塑料、涂料、皮革、烟草和化妆品等领域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俊琪;北京鹏盛天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杜俊琪;北京鹏盛天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0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