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汽车迎风面积的方法及其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9851.3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章新杰;郭弓;崔红亮;郭孔辉;余五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8 | 分类号: | G01B11/28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汽车 迎风 面积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汽车迎风面积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边界线法测量汽车迎风面积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方法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迎风面积是指汽车在行驶方向的投影面积, 是求汽车空气阻力系数的必须参数。目前对于迎风面积测量方法有多种, 如理论迎风投影面积法,机械手绘出车辆的轮廓法,汽车高、宽相乘近似法,工程绘图合成等方法。2005年11月汽车科技第5 期和专利CN 62414603 A都公开了一种汽车迎风面积的测量方法与装置,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利用查像素点数来计算汽车迎风面积,汽车边角处不能很好的处理,并且在测量过程中每个像素点都代表一定意义,当距离较远时每个像素点代表的意义就会增大,这样测量误差也逐渐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快捷同时能够较为准确测量出汽车迎风面积的方法及其测量装置,该方法有效减少了上述查像素点法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改善了现有技术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测量装置包括:
一个能够确保试验车辆进行调整和对齐的水平试验场地、
被测试验车辆、
放置在试验车辆正后方的背景幕布、
设置在可升降三脚架上的照相机、
放置在试验车辆正前方并设置在可升降支架上的一块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
一台用于对所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计算机。
该测量汽车迎风面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试验场地上确定出一个中轴线,将试验车辆平直地停放到水平试验场地上,使试验车辆纵轴线与中轴线重合;
步骤二:将背景幕布放置在试验车辆的正后面;
步骤三:可升降支架固定好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并将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置于试验车辆的正前方,调整可升降支架的高度,使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上的坐标系中心与试验车辆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步骤四:用可升降三脚架固定好照相机并置于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正前端,调整可升降三脚架的高度,使照相机的中心与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步骤五:用照相机将试验车辆和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同时拍摄,得到试验车辆和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的图像;
步骤六:利用计算机对步骤五所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从拍摄的试验车辆和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的图像中分别提取它们的边界线,并利用积分方法对提取出的边界线计算其面积,然后通过下面公式计算汽车的迎风面积
式中:S为试验车辆迎风面积,单位平方米;A为图像上试验车辆的计算面积;B为图像上可展开式参考板的计算面积; 为可展开式参考板的实际面积,单位平方米。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方法使用蓝色背景幕布,能很好的过滤掉噪声,并且用蓝色不会有“色浸润”现象,可以保持汽车边缘的“保真”度,有利于计算机提取图像边界线。
2、本发明方法采用可展开式的参考板放置在试验车的正前方,可调整参考板尺度,使其尺度与被测车辆的迎风面积接近,能有效地减少非平行光的影响。
3、本发明利用提取边线法来计算汽车迎风面积更能准确测定汽车迎风面积,操作简便快捷,装置简单,并对不同车型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测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测量汽车迎风面积方法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中计算机提取所拍摄图像的边界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测量装置的结构图参见图1:该测量装置包括试验场地1、背景幕布2、试验车辆3、已知面积的可展开式参考板4、可升降支架5、照相机6、可升降三脚架7和计算机8。
所述背景幕布2放置在试验车辆3的正后方,背景幕布2最好为蓝色(其他颜色也可),用蓝色不会有“色浸润”现象,可以保持汽车边缘的“保真”度,便于计算机提取图像边界线。
所述试验车辆3停放的试验场地1应当水平并能确保车辆能调整和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9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