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9808.7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4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许硕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43/20;H01R33/76;H01R12/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因电气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电脑等电子领域中。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的分布是与该电连接器所承接的芯片模组上的导电触点相对应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对应芯片模组上未设导电触点的部位设有与绝缘本体一体形成的未设导电端子的非导电区,以保证芯片模组与电连接器相对应。而在现有的电脑市场中,每一代新的芯片模组,为与上一代的芯片模组有所改进,会在芯片模组的导电触点的位置与数目上作变动,而这一变动,会使得对应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分布以及绝缘本体的非导电区的位置有所改变,因而就需另采用不同的模具来制造该绝缘本体。其结果是导致制造绝缘本体的模具种类繁多,制造成本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数量也越来越多,而导电端子数量的增加会造成绝缘本体面积的增大,如此不仅可能造成制造绝缘本体的模具无法成型,而且会衍生出其他问题,如绝缘本体容易发生变形、绝缘本体的强度不足等。针对这一状况,业界提供了一种具有若干本体单元的电连接器,将该若干本体单元组合至一起形成一完整的绝缘本体以承接芯片模组,然而,若本体单元的非导电区的位置设置使得若干本体单元呈非旋转对称,则制造该本体单元需采用不同的模具,也会导致模具种类繁多,制造成本提升的问题。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方便针对不同芯片模组以在不同位置形成非导电区。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设有上、下表面及贯穿上、下表面的端子孔的底壁的绝缘本体、装设于端子孔中的导电端子以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遮盖片,所述遮盖片位于绝缘本体的底壁的上表面并覆盖部分端子孔以形成不与芯片模组电性接触的区域。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遮盖片覆盖下的端子孔内未设有导电端子。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遮盖片包括覆盖于若干端子孔上的平板部以及用以将遮盖片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固持脚。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固持脚自平板部向下延伸入收容孔中并与收容孔干涉配合。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遮盖片包括与平板部相连的定位柱。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自底壁向上延伸设置的侧壁,所述定位柱抵接所述侧壁。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固持脚自所述定位柱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所述固持脚的固持孔。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固持脚包括可勾持于固持孔内以与固持孔干涉配合的倒勾脚以及竖直设置以定位遮盖片的竖直脚。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壁包括设有端子孔的导电区以及未设有端子孔的用于支撑芯片模组的支撑面,所述导电区相较于所述支撑面呈凹陷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所述平板部不高于所述支撑面,所述平板部可支撑所述芯片模组。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设有可组装至绝缘本体上的遮盖片,通过遮盖片将无需设有导电端子的端子孔覆盖住以形成非导电区,其组装灵活方便,可针对不同芯片模组以于不同位置形成非导电区。减少绝缘本体成型模具的种类,降低电连接器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一类型的遮盖片与绝缘本体相分离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二类型的遮盖片与绝缘本体相分离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二类型的遮盖片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一类型的遮盖片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时的底面局部放大图;及
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第二类型的遮盖片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时的底面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中的导电端子2以及组设于绝缘本体1上的遮盖片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9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装载机液压辅助联回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共振隧穿机制的锥形缝隙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