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氯盐无氨液体混凝土防冻泵送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9427.9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季元升;李全堂;季龙泉;亓良树;毕春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4/3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伟霞 |
地址: | 2610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氯盐无氨 液体 混凝土 防冻 泵送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含氯盐和氨的液体混凝土防冻泵送剂。
背景技术
防冻剂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它是一种能在低温下防止物料中水分结冰的物质。使用防冻剂能显著降低冬季建筑施工能耗,可以保证混凝土在负温下仍能正常凝结硬化。
混凝土建筑施工用的防冻剂,目前多为氯盐防冻剂、氯盐阻锈防冻剂、氨类减水剂,氯盐防冻剂对钢筋有腐蚀作用,氯盐阻锈防冻剂在潮湿环境的作用下,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而氨盐类防冻剂,虽然防冻效果好但易造成室内氨超标,影响人居住的环境安全健康。研究一种无氯无氨的液体混凝土防冻泵送剂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加快施工速度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无氯盐无氨液体混凝土防冻泵送剂,其不含氯盐或氨,且防冻效果良好,从而消除上述背景技术中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无氯盐无氨液体混凝土防冻泵送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高浓萘系高效减水剂250~300份;
乙二醇10~35份;
麦芽糊精10~15份;
甲醇60~100份;
硫代硫酸钠80~120份;
亚硝酸钠30~80份;
松香酸钠1~5份;
水400~600份。
当混凝土不松软时,可加入1~2份聚醚类引气剂,以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其中,上述的高浓萘系高效减水剂为硫酸钠含量5%以下的萘系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减水剂,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常规手段即可获得。
所述250~300份高浓萘系高效减水剂,作用是减少混凝土中工作用水,减少了冻胀物质。
所述10~35份乙二醇、10~15份麦芽糊精和60~100份甲醇配合,起到良好的防冻效果,其中,乙二醇和麦芽糊精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且可以造成混凝土内部的冰晶扰动,在冻冰时可软化冰晶,降低冻胀应力;而甲醇的存在,可以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冰点,提高防冻效果。
所述80~120份硫代硫酸钠和30~80份亚硝酸钠作为早强剂,其中,硫代硫酸钠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而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亚硝酸钠不仅能作为混凝土的早强剂组分,而且能够起到降低冰点的作用,而且亚硝酸钠的掺入还可以促使钢筋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从而防止混凝土内部钢筋的锈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所述1~5份松香酸钠作为引气剂,松香酸钠使混凝土拌合物在拌和过程中引入空气而形成大量微小、封闭而稳定气泡,可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同时,对混凝土施工性能及其他综合耐久性也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无氯盐无氨液体混凝土防冻泵送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高浓萘系高效减水剂275份;
乙二醇25份;
麦芽糊精13份;
甲醇80份;
硫代硫酸钠85份;
亚硝酸钠60份;
松香酸钠3份;
水498份。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当混凝土不松软时,原料还包括1~2份聚醚类引气剂。
无氯盐无氨液体混凝土防冻泵送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80~120份硫代硫酸钠、30~80份亚硝酸钠溶入400~600份水中,制得溶液A;
2.将250~300份高浓萘系高效减水剂溶入溶液A中,制得溶液B;
3.向溶液B内依次加入60~100份甲醇、10~35份乙二醇、10~15份麦芽糊精,制得溶液C;
4.向溶液C中加入1~5份松香酸钠,制得防冻泵送剂。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在步骤4中,向溶液C内加入1~2份聚醚类引气剂。
本发明提供的无氯盐无氨液体混凝土防冻泵送剂在使用时,所述防冻泵送剂为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的3%~5%。此处混凝土胶凝材料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水泥、粉煤灰以及磨细矿渣之类起到胶凝作用的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9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