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U71Mn钢轨中氮含量上限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89219.9 | 申请日: | 2012-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金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 |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u71mn 钢轨 含量 上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U71Mn钢质的钢轨中氮含量上限的方法,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金属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钢中的氮元素对钢质是有害的,会使钢变脆。钢轨用于铁路运输上,钢轨的质量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安全及货物安全。U71Mn钢轨是目前我国铁路常用的钢轨,但目前铁道部并未对钢铁企业生产的U71Mn材质的钢轨中氮含量有明确要求,因此该问题值得研究。
虽然氮含量对U71Mn钢轨是有害的,但研究表明氮含量对钢轨的常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因此需要采取其它方法。
据2008年第1期《天津冶金》的“一种高钴镍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研究”报道,文章研究了随着钢中碳含量的增加,断裂韧性随之降低,但文中未提及钢中氮含量如何对断裂韧性产生影响。
据2001年第3期《中国铁道科学》的“PD3及BNbRE钢轨断裂韧性KIc的研究”报道,文章只是对断裂韧性进行了研究,但并未研究氮含量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据2008年第5期《钢铁》的“一种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报道,文章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对钢的拉伸、冲击和断裂韧性的影响,但并未对钢中氮含量如何影响断裂韧性进行研究。
据2005年第1期《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的“超高强钢23Co14Ni12Cr3强韧性的优化配合”报道,该文章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对断裂韧性的影响,但文章并未研究钢中氮含量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据2008年第4期《金属学报》的“1500Mpa级40CrNi3MoV钢的氢脆敏感性”报道,文章研究了不同硅含量对40CrNi3MoV钢的断裂韧性进行了研究,但文中未研究氮含量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钢轨质量可靠的一种确定U71Mn钢轨中氮含量上限的方法。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将钢轨的断裂韧性与钢轨中的氮含量对应起来,钢轨中的氮含量重量与钢轨重量之比≤94×10-6,钢轨的质量是可靠的。
本发明钢轨的断裂韧性与钢轨中的氮含量的关系式为:y=-0.159x=45.62,其中:x为氮含量,y为断裂韧性,上述回归关系式中的相关系数平方为0.8508。
本发明由于将钢轨的断裂韧性与钢轨中的氮含量对应起来,从而明确了U71Mn钢轨的氮含量上限,使得钢轨中的氮含量重量与钢轨重量之比≤94×10-6的条件下,保证了钢轨质量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中氮含量与钢轨断裂韧性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氮含量与断裂韧性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氮含量的增加,钢轨的断裂韧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由于其相关系数达到0.92,因此这种趋势较明显。因此,氮对U71Mn高速钢轨是有害的。图1中的断裂韧性值为表2中断裂韧性的平均值。
1、氮含量与常规力学性能的关系
将U71Mn钢轨中的氮含量分为N≤60ppm(1ppm=10-6)和N在60~94ppm区间内两个部分,对生产的U71Mn材质钢轨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统计,其中N≤60ppm的高速轨有203炉,N在60~94ppm区间内共有33炉。
由表1可见,虽然钢中氮含量的范围不同,但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无明显的差异。表1工业生产的高速轨性能统计
2、氮含量与断裂韧性的关系
对U71Mn钢进行低温-20℃下断裂韧性的检测,样本数共为10个,其氮含量及其对应的断裂韧性值如下表所示。
由表2可见,随着氮含量的增加,钢轨的断裂韧性呈下降趋势。
铁道部对钢轨的断裂韧性有明确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344-2003,要求钢轨在-20℃下断裂韧性的最小值不小于26Mpa m1/2,平均值不小于29Mpa m1/2。由表2可见,U71Mn钢轨中的氮含量为94ppm,钢轨的断裂韧性是满足标准要求的。
表2U71Mn钢轨不同氮含量下的断裂韧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9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