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识别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89211.2 | 申请日: | 2012-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5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星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识别 系统 | ||
1.一种RFID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RFID读感器、第二RFID读感器以及信息机,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及第二RFID读感器与所述信息机有线连接,
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及第二RFID读感器,用于分别收集进入自身识别区域的标签信息;
所述信息机,用于周期性读取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及第二RFID读感器收集的标签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及第二RFID读感器,用于判断收集到的标签信息是否有效,并缓存有效的标签信息,丢弃无效的标签信息;
所述信息机,用于定时下发同步时钟源给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及第二RFID读感器,以及,用于在读取标签信息前,与相应的RFID读感器进行时间同步,以及缓存读取的带有各RFID读感器最后上报时间的标签信息,同时根据读取的标签信息进行标签出入判决并输出判决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及第二RFID读感器,用于在缓存有效的标签信息前,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协议解析;
所述信息机,用于为用户提供配置接口,并将其中的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及第二RFID读感器的配置信息下发给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及第二RFID读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感器包括射频RF模块、微控制单元MCU以及接口模块,其中,
所述RF模块,用于收集标签信息,并发送给所述MCU;以及接收所述信息机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MCU;
所述MCU,用于根据收到的配置信息,对自身进行配置;根据握手协议规定的命令帧格式,判断收到的标签信息是否有效,并对有效的标签信息进行协议解析,以及缓存协议解析后的标签信息,丢弃无效的标签信息;
所述接口模块,用于与所述信息机交互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感器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有效的标签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及第二RFID读感器通过RS485接口与所述信息机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FID读感器设置在需要监控的区域的出/入口内,所述第二RFID读感器设置在所述区域的出/入口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手协议规定的命令帧的长度为10字节,其中,第1-4字节表示标签号,第5字节为预留位,第6-9字节表示标签定位器号,第10字节表示标签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帧的第10字节的第1bit为被屏蔽标志,第2bit为开始标志,第3 bit为转入休眠标志,第4 bit为抖动标志,第5 bit、第7 bit以及第8 bit为空,第6 bit为欠压标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电子学生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星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星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92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