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8406.5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宫晓达;宋磊;刘宁;戈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G02B27/22;H04N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栗若木;曲鹏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是分子排列取向有序的液体,其电学和光学性质都呈现与排列有关的类似于晶体的各向异性。利用液晶电控双折射以及液晶分子受电场强迫取向而改变光学及电学特性这两种光电特性,可以制作出液晶透镜。
图1示出了立体显示装置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背光模块11为整个系统提供光源,为平板显示的背光源;显示面板12为现有液晶面板、OLED面板等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立体视差图,图中的像素用R(红)、G(绿)、B(蓝)表示;液晶透镜光栅13是分光装置,用于将立体视差图分别投影到人的左右眼,根据现有立体显示技术的立体形成原理,分别将立体视差图投射到人眼的左右眼才可形成立体;人眼14位于立体视区15中,可以接收到立体视差图并在人脑中形成立体。
现有立体显示装置具有如下缺陷:目前的分光装置大多是采用光栅,当用户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显示面板时,例如当显示设备发生倾斜或者观看者的位置移动时,矩形光栅在透镜中的分光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将导致在某些方向上的立体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在不同的观看角度均能够具有较好的立体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分光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分光单元由多个圆形液晶透镜构成,且每个所述圆形液晶透镜分别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个基本像素单元相匹配。
此外,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每个圆形液晶透镜分别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个基本像素单元相匹配,是指:所述基本像素单元中包含的每个圆形像素点均位于所述圆形液晶透镜的中轴线上。
此外,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每个圆形液晶透镜分别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个基本像素单元相匹配,是指:所述基本像素单元中包含的中心圆形像素点以外的其他各个圆形像素点围绕所述显示单元的中心呈轴对称。
此外,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多个圆形液晶透镜的排列与所述显示单元中的圆形像素点的排列周期一致,所述显示单元中的每个圆形像素点均被所述圆形液晶透镜覆盖。
此外,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多个圆形液晶透镜的排列与所述显示单元中的圆形像素点采用一致的周期性横向错层排列、或者周期性纵向错层排列。
此外,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基本像素单元包括4个对称排列的圆形像素点,所述每个圆形液晶透镜覆盖所述4个对称排列的圆形像素点;
且所述4个圆形像素点中竖向排列的2个圆形像素点的连线,以及其余2个横向排列的圆形像素点的连线,均位于所述圆形液晶透镜的中轴线上且互相垂直。
此外,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基本像素单元包括9个对称排列的圆形像素点,所述每个圆形液晶透镜覆盖所述9个对称排列的圆形像素点;
且所述9个对称排列的圆形像素点呈3行3列分布,且中间行和中间列的圆形像素点的连线均位于所述圆形液晶透镜的中轴线上且互相垂直。
此外,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模块,摄像头模块,重力感应装置模块,和液晶透镜及显示排图驱动模块,其中:
所述摄像头模块用于,捕获人脸轮廓并跟踪人脸运动,判断人脸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模块的位置与观看方向;
所述重力感应装置模块用于,侦测所述显示面板模块相对于地面的方位;
所述液晶透镜及显示排图驱动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显示面板模块倾斜、或者观看者的位置发生移动时,通过调整圆形液晶透镜,并控制所述显示面板模块的像素点配合圆形液晶透镜的调整进行排图,产生立体显示。
此外,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液晶透镜及显示排图驱动模块用于,采用如下方式对所述圆形液晶透镜进行调整:
切换所述圆形液晶透镜的大小、调整所述圆形液晶透镜的位置、和/或调整所述圆形液晶透镜的排列周期。
此外,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还可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圆形像素点包括主像素点或者次像素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84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