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7764.4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覃仁安;李楚源;张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61K36/537;A61P3/10;A61P13/12;A61P19/10;A61P25/28;A61P25/20;A61P25/00;A61P9/00;A61P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及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提高机体缺氧耐受力等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丹七片收载于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处方为:丹参150g、三七150g。工艺为:三七粉碎成细分;丹参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40(50℃)的清膏;取清膏1份,加三七细粉1份,混匀干燥,压制成600片,或再包糖衣,即得。该丹七片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用于血瘀气滞、心胸麻痹、眩晕头痛、经期腹痛。现有技术中丹七片由于制造工艺流程中采用水提方式提取丹参有效成分,使得占丹参有效成分比重很大的脂溶性成分未得到提取;而且丹七片由于仅包含丹参及三七,所以功能单一,仅具有改善微循环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该保健食品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系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中NO的释放,提高机体缺氧耐受力等多种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种保健食品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物的用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健食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1~6份、丹参8~16份、三七1~5份。
优选地,所述保健食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2~5份、丹参9~15份、三七2~4份。
优选地,所述保健食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参2份、丹参14份、三七4份。
一种上述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CO2超临界流体从丹参药材中萃取丹参或采用乙醇从丹参药材中提 取丹参,得到丹参浓缩液;
2)将三七、西洋参粉碎制成超微细粉,与丹参浓缩液混合,制成有细微粉末的中药组合物;
3)在步骤2)中的中药组合物中加入适量辅料,制得。
优选地,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的过程为:
1a)以850mL·L-1~1000mL·L-1乙醇为夹带剂,在18MPa~22MPa、40℃~50℃的条件下,萃取丹参药材0.8h~1.5h;
1b)再在28MPa~32MPa、60℃~70℃的条件下,以80mL·L-1~120mL·L-1的乙醇为夹带剂萃取1.5h~2.5h,得浓缩液,残渣用水提取,将得到的提取液与浓缩液混合,得丹参浓缩液。
优选地,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乙醇提取丹参的过程为:
1a’)在丹参药材中加浓度90%-98%的乙醇,加热回流1~2h,过滤提取液,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
1b’)药渣加浓度为45%~55%的乙醇,加热回流1~2h,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
1c’)药渣加水煎煮1.5~2.5h,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制备提高机体缺氧耐受力方面的应用。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治疗肾病综合症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治疗慢性脑缺血导致的神经损害症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防治老年记忆力减退或老年痴呆症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改善睡眠类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改善老年记忆力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前述保健食品或前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保健食品在制备提高机体缺氧耐受力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火线圈在车架上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摩托车减振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