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并行设备模型的高效使用缓存的量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7737.7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3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陶袁;任可欣;付军;张运林;陈永胜;丁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2/08 | 分类号: | G06F12/08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6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并行 设备 模型 高效 使用 缓存 量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并行设备模型的高效使用缓存的量化方法,该方法是在NUMA架构上研究基于并行设备模型的高效使用缓存量化方法,缓存模型采用堆栈方式实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检查当前堆栈是否存在CPU需要的计算数;
步骤二. 如果当前堆栈不存在CPU需要的数,从机器的物理内存中取出要处理的数;
步骤三. 如果当前堆栈中存在CPU需要的数,取出操作数,且将缓存命中统计次数加1;
步骤四. 把找到的CPU要处理的数更新到堆栈顶部;
步骤五. 将访问内存统计次数加1;
步骤六. 利用步骤三和步骤五得到的值计算本次程序运行的缓存命中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行设备模型的高效使用缓存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堆栈的元素以“行值,列值,非零元素值”三元组的形式保存稀疏矩阵的非零值,其中三元组中行值、列值为区分当前数是否为CPU需要的计算数;该堆栈的容量以高性能计算机硬件缓存容量为依据,值为高性能计算机最末级缓存大小,为提高程序的可移植性,将缓存容量保存在高性能计算机指定目录的指定文本文件中,当程序运行时首先到指定的文件中读取该值;缓存采用先进先出的替换方式,实现具有硬件缓存的相同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行设备模型的高效使用缓存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是如果当前缓存堆栈存在当前CPU要用于计算的数,取出操作数,且缓存命中统计次数加1;当程序执行完成时,该变量的值为本次程序运行缓存命中次数累加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行设备模型的高效使用缓存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把刚读取的非零元素更新堆栈中;堆栈的元素包含保存堆栈元素的数组、栈顶指针、堆栈容量和当前堆栈的非零元素个数,更新堆栈是把非零元素所在的行、列及非零元素的值更新到当前堆栈栈顶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行设备模型的高效使用缓存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为访问内存次数统计变量值加1;当程序执行完成时,该变量的值为本次程序运行访问内存的总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师范大学,未经吉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7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