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栓拆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7168.6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曾盛华;曾轩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华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行业及重工行业各种高强度锈蚀螺栓的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货车行业以及其它重工行业,对于各种锈蚀的高强度螺栓拆卸以前都是采用火焰切割,但是由于环境的限制,有些地方禁止使用火焰切割或者火焰切割会伤及母材,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各种液压、气动、电动扳手,但是这些扳手都有明显的局限性,譬如扭矩力量不够,拆卸时螺杆和螺帽一起转动,扳手使用时工作强度大,拆卸困难,拆卸速度慢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扭矩力量大、拆卸时防止螺杆螺帽一起转动、拆卸速度快、效率高的螺栓拆卸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栓拆卸装置,拆卸装置连接在导向杆上,导向杆连接在平衡器上,平衡器连接在移动小车上,移动小车安装在悬臂吊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拆卸装置的连接板通过螺栓与骨架连接,液压冲击扳手固定在连接板上,摆臂一端通过销轴与骨架铰接在一起,摆臂中段还通过第一销与油缸一端铰接,油缸另一端则通过第二销与骨架铰接,摆臂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杆、背紧螺母与夹紧装置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夹紧装置一端为液压缸,活塞套装在液压缸内,活塞杆端头连接固定第一刀片,活塞杆外周套装有复位弹簧,夹紧装置另一端 为弓形体,弓形体通过螺纹与液压缸连接固定,弓形体内侧安装固定有第二刀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夹紧装置为液压台钳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液压冲击扳手为现有成熟技术,市场有购。
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效果:
1、在螺栓拆卸时,用液压夹紧装置的刀片夹头夹住了被拆螺栓的螺杆,有效防止螺栓拆卸时候螺杆螺帽二者一起转动。液压夹紧装置夹头和拆卸用液压冲击扳手连为一体,通过油缸开合,使用方便,而且液压力度大,效果好。
2、采用旋转式拆卸相比其他液压扭矩扳手速度快
3、整个拆卸装置采用悬挂式结构,有效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4、在拆卸过程中扳手带有冲击力,可以在较小的扭矩下实现需要大扭矩才能达到的拆卸效果。
5、适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铁路货车及其它重工行业各种高强度锈蚀螺栓的拆卸,特别是用于铁路货车维修时转向架部位连接弹簧托板和侧架连接的拆头螺栓拆卸,通过更换旋转头可以用于拆卸其它高强度锈蚀螺栓。
6、本发明综合解决了现有技术拆卸锈蚀螺栓存在的技术难题,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移动小车、平衡器、侧挂、导向杆侧向示意图;
图3为拆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悬臂吊,2-移动小车,3-平衡器,4-侧挂,5-导向套,6-导向杆,7-拆卸装置,8-销轴,9-摆臂,10-油缸,11-第-销,12-第二销,13-连接螺杆,14-背紧螺母,15-夹紧装置,16-待拆螺栓,17-钢板,18-工件,19-连接板,20-液压冲击扳手,21-骨架,22-液压缸,23-活塞,24-弓形体,25-第-刀片,26-第二刀片,2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悬臂吊1、移动小车2、平衡器3、侧挂4、导向套5、导向杆6、拆卸装置7。
拆卸装置7悬挂在悬臂吊1上,通过移动小车2可以实现前后移动,通过平衡器3可以实现上下运动,平衡器实际就是滑轮与绳索的调整装置。侧挂位于平衡器的两侧,侧挂为钢杆,上端与移动小车固定,下端与导向套固定,导向杆穿过导向套与拆卸装置7连接。通过悬臂吊可以实现左右旋转,这样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减轻劳动强度。
参见图2,所述的拆卸装置组成部分为骨架21、销轴8、摆臂9、油缸10、连接螺杆13、背紧螺母14、液压冲击扳手20、夹紧装置15、11连接板19、第一销11、第二销12。
骨架21是所有部件的载体,连接板19通过螺栓和骨架21连接,液压冲击扳手20固定在连接板19上。摆臂9通过销轴8和骨架铰接在一起的,通过第一销11和油缸10铰接在一起,油缸通过第二销12和骨架铰接在一起。夹紧装置15通过连接螺杆13和背紧螺母14连接在一块。整个拆卸装置7通过螺栓连接在导向杆6上,导向杆6连接在平衡器3上。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华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华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