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古建筑飞檐椽子聚苯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7004.3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华;陈星;韩友强;王培铃;张帆;罗琼英;徐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6 | 分类号: | E04G13/0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刘湘舟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 建筑 飞檐 椽子 模板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仿古建筑飞檐椽子聚苯模板体系,包括底模(4)、侧模(9)、顶模(10)和模板支撑(7),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支撑(7)为支撑架、支撑架上表面沿椽子(1)方向设置有主龙骨(2)、主龙骨(2)上表面垂直于椽子方向设置有次龙骨(3),所述次龙骨(3)上覆盖底模(4),所述底模(4)和侧模(9)围成的空间内沿椽子方向设置等距离的聚苯模条(5),相邻聚苯模条(5)之间的空间尺寸与椽子相同,相邻聚苯模条之间绑扎有椽子的受力筋(6),所述受力筋包括板筋下铁(6.1),板筋下铁与支撑架中的水平杆(7.1)之间连有连接绳(8),所述连接绳(8)贯穿底模(4)与两者绑扎固定,且与连接绳(8)固定的板筋下铁(6.1)和聚苯模条(5)上表面之间垫有垫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飞檐椽子聚苯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模条(5)的密度不小于18kg/m3、防火等级不低于B2级、抗压强度≥100KPa、吸水率≤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飞檐椽子聚苯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模条(5)与底模(4)之间由胶粘接,聚苯模条其余三个侧面均粘有宽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飞檐椽子聚苯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椽子方向至多每隔四条聚苯模条(5)设置一道连接绳(8);沿椽子方向长度小于1.1m的聚苯模条,在聚苯模条长度中央设置一道连接绳;沿椽子方向长度大于1.1m的聚苯模条,间隔1.5m设置一道连接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飞檐椽子聚苯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8)为铅丝或铁丝。
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飞檐椽子聚苯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工厂中根据设计尺寸加工聚苯模条(5),三面粘接宽胶带,胶带应粘贴顺平;
步骤二:平整场地,架设模板支撑,置于场地上,原材料运输进入施工现场;
步骤三:在支撑架上搭设主龙骨(2)和次龙骨(3);
步骤四:在次龙骨(3)上表面铺设底模(4),在底模(4)上放线定位聚苯模条(5)预定粘接位置,底模(4)四周围设侧模(9);
步骤五:将待粘接的聚苯模条与底模表面清理干净,两者粘合部位均匀满涂胶粘剂,涂胶后自然风干约1分钟,将聚苯膜条对准预定位置施加压力,聚苯模条黏贴完毕以后,采用鼓风机将杂物清理干净,1小时之后检查粘结强度后方可进入一道工序;
步骤六:绑扎椽子的板筋下铁(6.1),进行聚苯模条二次加固,连接绳(8)的一头与板筋下铁(6.1)绑扎,另外一头穿过底模(4)与支撑架中的水平杆(7.1)绑扎拉接,板筋下铁(6.1)与聚苯模条(5)上表面之间浇筑垫块(11),绑扎板筋上铁;
步骤七:在底模(4)、侧模(9)和聚苯模条(5)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对混凝土浇筑区内的杂物彻底清理,混凝土浇筑时应边泵送边振动,混凝土震动过程中可以分清楚聚苯模条及椽子的位置,避免振动棒直接落在聚苯模条上,造成对聚苯模条的破坏,盖上顶模(10);
步骤八: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支撑(7),并拆除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0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