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NT-SBS改性沥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6824.0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苏群;孙凌;张奇;王国峰;于文勇;武鹤;苏凌峰;邵纯红;魏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3/02;C08K7/00;C08K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nt sbs 改性沥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沥青
背景技术
沥青是国内外道桥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路面材料。现代道路交通的特点是车流量大、车速快、载重量高,因此对路面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普通沥青材料普遍存在针入度高、延度低以及工程范围内软化点低的缺点,具体表现为沥青抗压、抗裂性差、塑性差、温度敏感性高、工作温度范围窄。由于普通沥青难以达到现代道路交通对路面质量的要求,近年来出现了各方面性能优于普通沥青的改性沥青。在现有众多沥青改性剂中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即SBS由于其良好的性能,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沥青改性剂,因此SBS改性沥青也成为最常用的改性沥青品种。但由于SBS本身粒径较大,在沥青中难以做到均匀分散,导致改性沥青稳定性差。发表于《森林工程》2011年第27(5)的“碳纳米管提高SBS改性沥青性能的研究”一文中,公开了以具有共轭π键和环状结构的碳纳米管,即CNT作为稳定剂,在SBS添加量为4%,CNT添加量在0、0.005%、0.01%、0.02%、0.04%和0.08%时,延度(5℃)分别为41cm、43cm、46cm、50cm、52cm和50cm,软化点为77℃、78℃、79℃、79℃、82℃和82℃。根据结果可以的看出,该CNT添加量范围内,改性沥青在提高延度及软化点方面的程度有限,同时并未确定一个精确的最优化CNT添加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CNT-SBS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相比,在提高延度以及软化点温度方面的效果不明显,以及成分配比不精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CNT-SBS改性沥青。
本发明的CNT-SBS改性沥青按质量百分比由95.97%的基质沥青、4%的线性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粉末和0.03%的碳纳米管制成;其中,基质沥青为110号石油沥青;线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粉末的细度为60~100目。
CNT-SBS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先使用粉碎机将线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颗粒打碎至细度为60~100目的粉末状,获得线型SBS粉末;二、在将步骤一得到的线型SBS粉末与碳纳米管以400∶3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得到CNT-SBS复合改性剂;三、在烘箱中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10~130℃,然后将占基质沥青质量百分比为4.2%的CNT-SBS复合改性剂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在沥青搪瓷杯中,将上述 混合物继续加热至160~180℃,用沥青剪切机以3000~5000r/min的转速剪切3~10min,然后用搅拌机以600~900r/min的转速搅拌2~5min,得到CNT-SBS改性沥青。
本发明采用CNT-SBS复合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选择碳纳米管的加入量为0.03%,制备的CNT-SBS改性沥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制备的CNT-SBS改性沥青的延度(5℃)为63cm,与同条件下不加入CNT的SBS改性沥青相比提高了31.3%,而在已公开文献中,当CNT加入量为0.04时CNT-SBS改性沥青的延度(5℃)达到最大值,为52cm,与同条件下不加入CNT的SBS改性沥青相比仅提高了26.8%;本发明制备的CNT-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为83℃,与同条件下不加入CNT的SBS改性沥青相比提高了16.9%,而在已公开文献中,当CNT加入量为0.08时CNT-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达到最大值,为82℃,与同条件下不加入CNT的SBS改性沥青相比仅提高了6.5%。本发明的改性效果与比现有技术相比有显著提高,精确了CNT-SBS改性沥青的优化配比,同时由于CNT用量的降低,可以大幅度节约成本。
本发明制备的CNT-SBS改性沥青符合国家标准,具备抗压、抗裂性高、塑性好、温度敏感性低的优点,可以更好的适应温差较大地区的环境条件,扩大了工作温度及区域范围,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抗压性。
本发明适用于改性沥青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改性沥青延度随CNT添加量的变化曲线图;
图2为改性沥青软化点随CNT添加量的变化曲线图;
图3为改性沥青针入度随CNT添加量的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未经黑龙江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6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