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柴油机曲轴安装调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6644.2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金;刘婷婷;刘忠民;彭章明;朱泽飞;元广杰;苏少辉;龚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G01B11/2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柴油机 曲轴 安装 调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型柴油机曲轴安装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机曲轴是柴油机的主要关键运动件。曲轴同时受到弯曲与扭转两个力矩,是柴油机受力情况复杂、受力最大的部件之一。在柴油机设计中,曲轴受到主轴承径向约束和止推片轴向约束,实际为过约束状态。为保证曲轴各拐受力均匀,必须严格限制各主轴承孔轴的加工与装配精度和同轴度,避免过约束受力导致轴瓦快速磨损。加工过程保证主轴承孔轴同轴度精度,一般较易做到。大型柴油机的曲轴和机座尺寸大、重量重,容易发生变形。目前,普遍的曲轴安装工艺是,先在柴油机台架上调平机座的安放位置,使所有的主轴承孔同轴,且与台架平板平行。然后将曲轴吊放到机座的轴承孔上,预紧主轴承螺栓,空转曲轴若干圈。拆卸轴承盖,检查轴瓦接触情况,研刮轴瓦。如此反复,直到空转曲轴均匀、轻松、无卡滞为止。这样的安装调试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安装后的曲轴变形,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这种变形和残余应力在柴油机的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整机振动噪声大、轴承和轴颈偏磨严重等现象,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有一种安装调试省时省力、安装后曲轴整体变形小的曲轴安装调试方法以及安装调试的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大型柴油机曲轴安装调试的困难和现有安装工艺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型柴油机曲轴安装调试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柴油机的机座在台架上调平后,将柴油机的曲轴吊放到机座的主轴承座上,在曲轴的每个连杆大头轴颈安装拉力油缸,同时拉力油缸固定在机座的内腔上;在曲轴每个主轴颈的两侧安放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构成激光同轴度测量仪,测量主轴颈的同轴度;控制系统根据测量结果,结合拉力施加公式,驱动拉力油缸对曲轴的每个连杆大头轴颈联合施加拉力,直到同轴度的测量值符合规定的要求,接着预紧主轴承螺栓,柴油机曲轴安装调试过程即告结束。本发明的安装调试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测量值,反馈到控制系统,与设定的同轴度规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小于等于同轴度规定值,符合要求,调试结束;如果测量值大于同轴度规定值,则计算差值;根据计算得到的差值再计算出施加到每个连杆大头轴颈上的力,对所有的连杆大头轴颈联合施加拉力,直至同轴度测量值符合要求,安装调试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大型柴油机曲轴安装调试方法,采用事先消除曲轴变形与计算机辅助安装调试过程的技术原理,能克服大型柴油机曲轴安装调试的困难和现有安装工艺存在的不足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调试系统主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调试系统侧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系统框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安装调试系统由柴油机曲轴1、机座2、主轴承座3、液压油缸4、台架平台5、激光同轴度测量仪6、液压系统7、控制系统组成。以六缸柴油机为例,相邻两缸曲拐的夹角为120°。将曲轴1吊放在机座2的主轴承座3上,转动曲轴1使得Ⅰ缸和Ⅳ缸的曲拐位于垂直位置。液压油缸4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曲轴1的连杆轴颈连接,液压油缸4的另一端固定在机座2的内侧底部。在曲轴1两侧的七个主轴承对应位置布置激光同轴度测量仪6(共7个),一侧的激光发射头发射激光束,另一侧的激光接收头接收激光束,用于测量曲轴1的主轴颈的同轴度。液压系统7由油箱、油泵、换向阀、电液伺服控制阀、压力传感器、管路等组成,为六个液压油缸4提供液压驱动力。液压系统7采用成熟的技术和系统。控制系统8采集七个激光同轴度测量仪的测量值,与系统内设置的同轴度规定值进行比较。符合要求,则发送停止加载信号;不符合要求,则利用系统内设置的拉力施加公式,计算出每个连杆轴颈要加的拉力,通过激光测量仪、拉力施加公式、PID控制算法、电液伺服控制阀、压力传感器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不断向液压系统7的电液伺服控制阀发送液压控制信号,对六个连杆轴颈联合施加拉力,从而逐渐减少同轴度误差,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6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膜除尘装置
- 下一篇:用于晶片的测试分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