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井带压作业井口卸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6453.6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光;慕立俊;张书平;赵振峰;付钢旦;桂捷;王效明;李旭梅;胡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井带压 作业 井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井带压作业井口卸扣装置,属于油气井带压起钻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气田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因地层出砂、脏物沉淀、生产管柱窜漏和油管断落造成气井暂被水淹,或因井下事故、套管变形、腐蚀、破裂、油管腐蚀穿孔、断落及油管堵塞造成气井停产,以致报废,因此,为恢复气井生产,就要进行修井。常规的修井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不压井,即在高压气井作业时,利用不放喷井口装置控制气井不喷;另一种是压井,即从地面向井里注入密度适当的流体,恢复和重建压力平衡。
气井不压井作业技术是在不压井条件下起下管柱的一种方法,其采用桥塞或堵塞器封堵油管内的压力,用不压井作业机防喷器组控制油套环空压力,依靠不压井作业机举升系统及修井机起下管柱。
井内完井管柱主要有光油管生产管柱、单封隔器生产管柱和多级封隔器生产管柱三种类型。光油管生产管柱结构简单,可将桥塞投放到最后一根油管,坐封成功后可一次起出全部管柱。封隔器生产管柱结构复杂,要在井下工具上部投放常规桥塞,以起出井内工具以上油管。但井筒内剩余工具串无法一次起出,需要通过卸扣才能将管柱分开起出,而目前的技术无法实现井口带压卸扣,不能满足油气井带压起下复杂管柱的作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井带压作业井口卸扣装置,其能配合油气井复杂管柱的带压起钻作业,在卸扣装置内完成带压卸扣后,将复杂管柱起出带压井口。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井口卸扣装置的支撑柱上端连接上法兰盘,下端连接下法兰盘;
上法兰盘中心阶梯孔柱连接上压帽,筒形上接头上端连接上压帽中心孔,下端连接旋转筒体中心孔;
下法兰盘中心阶梯孔柱连接下压冒,筒形下接头下端连接下压冒中心孔,上端连接旋转筒体中心孔;下法兰盘中心阶梯孔柱筒壁上设有径向的紧固卡瓦,紧固卡瓦前端连接调节螺栓,后端连接紧固卡瓦弹簧;
旋转筒体筒壁上设有径向的旋转孔和旋转筒体紧固卡瓦,旋转筒体紧固卡瓦前端连接调节螺栓,后端连接旋转筒体紧固卡瓦弹簧。
本发明油气井带压作业井口卸扣装置工作可靠,操作简便,能实现井口带压卸扣,满足油气井带压起下复杂管柱的作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油气井带压作业井口卸扣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油气井带压作业井口卸扣装置包括上压冒1、上接头2、旋转筒体紧固卡瓦弹簧4、旋转筒体紧固卡瓦3、下接头5、下压冒6、紧固卡瓦弹簧8、紧固卡瓦7、下法兰盘9、调节螺栓10、旋转孔11、旋转筒体12、支撑柱13和上法兰盘14:
支撑柱13上端连接上法兰盘14,下端连接下法兰盘9;
上法兰盘14中心阶梯孔柱外螺纹连接上压帽1,筒形上接头2上端外螺纹连接上压帽1中心孔,下端外螺纹连接旋转筒体12中心孔;
下法兰盘9中心阶梯孔柱连接下压冒6,筒形下接头5下端外螺纹连接下压冒6中心孔,上端外螺纹连接旋转筒体12中心孔;下法兰盘9中心阶梯孔柱筒壁上设有径向的紧固卡瓦7,紧固卡瓦7前端连接调节螺栓10,后端连接紧固卡瓦弹簧8;
旋转筒体12筒壁上设有径向的旋转孔11和旋转筒体紧固卡瓦3,旋转筒体紧固卡瓦3前端连接调节螺栓10,后端连接旋转筒体紧固卡瓦弹簧4。
本井口卸扣装置工作时,下法兰盘9连接井口法兰盘,上法兰盘14连接带压作业装置,形成卸扣装置密封腔。上方管柱穿在上法兰盘14中心阶梯孔柱内,由旋转筒体紧固卡瓦3锁定,下方管柱穿在下法兰盘9中心阶梯孔柱内,由紧固卡瓦7锁定。需要将管柱起出井口时,旋转调节螺栓10,上紧旋转筒体紧固卡瓦3和紧固卡瓦7,夹紧管柱,然后将专用工具插入旋转孔11,反向转动旋转筒体12卸扣,卸扣完成后,带压作业装置随即起出上方管串,实现井筒内管柱的不压井起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6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回路管及用该散热回路管的背光模组
- 下一篇:风电机舱罩连接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