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暗挖地下洞室初期支护的支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86085.5 | 申请日: | 2012-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5/02 | 分类号: | E21D15/02;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初期 支护 支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洞室施工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暗挖地下洞室初期支护的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在要求作外包防水的地下洞室的初期支护需设临时支撑的条件下,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一般需对临时支撑采用换撑。现以初期支护设“十”字型临时钢支撑为例说明其二次钢筋混凝土衬砌施工基本过程和方法如下:
断面如马蹄形或近似矩形的地下洞室在初期支护和“十”字型临时钢支撑完成后,其“十”字型临时钢支撑将断面分隔成上下左右四块区域。在此基础上实施二次混凝土衬砌的步骤如下:
1. 实施断面下部左或右部防水层和二次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
2. 在已完成的二次混凝土衬砌底部架设竖向临时钢支撑而后换拆(先架设后拆除,下同)原“十”字钢支撑中的竖向支撑,以确保初期支护安全稳定;
3. 在下部另一侧实施防水层(要求与原已实施的防水层接缝完好)和二次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
4. 架设水平横向钢支撑后换拆原“十”字钢支撑中的水平向支撑,以确保初期支护安全稳定;
5. 依照上述方法依次实施洞室上部断面左、右部分的外包防水层和二次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期间还需进行一次竖向支撑换拆,至此基本完成二次衬砌钢筋混凝土包括防水层的施工。
由上述施工过程可知,至二次衬砌钢筋混凝土施工完成,必须对临时支撑进行三次换拆撑,全断面四个接缝存在四道施工缝。按此方法施工工序繁多、工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暗挖地下洞室初期支护的支撑方法,适用于要求外包防水的地下洞室(包括地下车行道路、地铁、人行通道等)初期支护需设临时支撑而在二次衬砌施工不需要换撑可整体浇注混凝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暗挖地下洞室初期支护的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暗挖地下洞室内设置矩形钢管,将型钢插入矩形钢管,矩形钢管通过与之焊接的钢垫块与初期支护钢架连接;B、地下洞室断面初期支护形成“十”字临时钢支撑后,进行全断面铺设防水层施工,防水材料将矩形钢管包住;C、绑扎二次衬砌钢筋,在矩形钢管四周预留后覆防水层施工空间,浇筑混凝土形成地下洞室全断面二次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D、拔出矩形钢管中临时支撑型钢,并在钢管内灌筑混凝土,而后包覆防水层;E、对预留的后覆防水层施工空间灌筑混凝土。
本发明中矩形钢管高度应小于二次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可考虑小于二次衬砌的1/2,在矩形钢管内插入型钢的目的在于考虑便于二次钢筋混凝土衬砌(包括防水层)基本形成封闭环结构后从矩形钢管中拔出型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避免了由于“十”字临时钢支撑换撑,二次衬砌钢筋混凝土需分四次浇捣而形成的四道施工缝以及施工缝处的钢筋连接,同时也避免了施工缝存在造成的渗水隐患。按该方法实施,施工工序少、快捷、简单、节省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节点详图之一,其中图1a为立面图,图1b为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节点详图之二,其中图2a为立面图,图2b为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节点详图之三,其中图3a为立面图,图3b为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节点详图之四,其中图4a为立面图,图4b为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节点详图之五,其中图5a为立面图,图5b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取地下洞室断面中底部一个节点)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关于构件、材料编号说明:
1. 临时型钢支撑,可采用工字钢;
2. 矩形钢管;
3. 钢垫板;
4. 临时支撑型钢端钢板;
5. 轻质廉价材料,可采用塑料发泡制品;
6. 用于初支衬砌的初支钢架(格栅拱架);
7. 防水层;
8. 二次衬砌中的纵向分布钢筋;
9. 二次衬砌中的主钢筋;
10. 二次衬砌混凝土;
11. 矩形钢管灌筑混凝土后包覆的防水层;
12. 分别与二次衬砌主钢筋和分布钢筋焊接的钢筋;
13. 用于灌筑包覆矩形钢管(钢管内灌筑混凝土后)铺设防水层预留的凹槽内的混凝土;
本发明为一种暗挖地下洞室初期支护的支撑方法, 其实施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6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担架
- 下一篇:用于包装扁平柔性产品的包装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