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5434.1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弓晓娟;李俊芬;周叶红;宋金萍;董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H33/22 | 分类号: | A63H33/2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玩具,具体是一种变色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荧光棒,但是变色棒非常少见,颜色能发生两次变化的变色棒没有报道。而且,在荧光棒中,通常是一些有机大分子被用作为荧光材料,它们通常有毒,荧光材料处理较难,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的环保型变色棒。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色棒,由可弯曲的塑料外管和封装在塑料外管里面的玻璃毛细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玻璃毛细管内封装有亚硝酸钠和三氯化铁;塑料外管和玻璃毛细管之间封装有硫氰酸钾、柠檬酸、EDTA、次甲基绿和自来水;它们的重量百分比为:
制备过程如下:先将亚硝酸钠和三氯化铁按上述比例装入玻璃毛细管,密封后置于一端封口的塑料外管中,然后,将其它剩余原料按上述比例也加入塑料外管中,封口,即制得变色棒。使用时弯曲塑料外管,使玻璃毛细管破裂,这时原料组分混合,即发生变色反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色棒,由可弯曲的塑料外管和封装在塑料外管里面的玻璃毛细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玻璃毛细管内封装有亚硝酸钠;塑料外管和玻璃毛细管之间封装有硫氰酸钾、柠檬酸、EDTA、次甲基绿和自来水;它们的重量百分比为:
制备过程如下:先将亚硝酸钠按上述比例装入玻璃毛细管,密封后置于一端封口的塑料外管中,然后,将其它剩余原料按上述比例也加入塑料外管中,封口,即制得变色棒。使用时弯曲塑料外管,使玻璃毛细管破裂,这时原料组分混合,即发生变色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变色棒,不仅结构简单、造价低,而且环保,有的能多次变色。是一种较理想的儿童玩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变色棒,由可弯曲的塑料外管和装在塑料外管里面的玻璃毛细管组成;制备过程如下:在内径1.45mm、外径1.6mm、长度为10cm的玻璃毛细管装亚硝酸钠0.003g和三氯化铁0.10g,封口,并将其装入直径为9mm、长度为20cm的塑料外管中;在塑料外管和玻璃毛细管之间装入硫氰酸钾0.20g、柠檬酸1.92g、EDTA 0.0005g和自来水10mL,封口,即制得变色棒。该变色棒为无色,使用时弯曲塑料外管,使玻璃毛细管破裂,即发生变色反应,变色棒由无色变为红色(硫氰酸钾与三氯化铁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溶液呈红色),且红色不会褪去。
实施例2
一种变色棒,由可弯曲的塑料外管和装在塑料外管里面的玻璃毛细管组成;制备过程如下:在内径2.52mm、外径2.7mm、长度为10cm的玻璃毛细管装亚硝酸钠0.50g,封口,并将其装入直径为11mm、长度为20cm的塑料外管中;在塑料外管和玻璃毛细管之间装入硫氰酸钾3.5g、柠檬酸1.92g、EDTA 0.0006g和自来水10mL,封口,即制得变色棒。该变色棒为无色,使用时弯曲塑料外管,使玻璃毛细管破裂,即发生变色反应,变色棒由无色变为红色,过2—3小时后,变色棒又由红色变为无色(硫氰酸钾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溶液呈红色,该红色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褪去,最后溶液又褪为无色)。
实施例3
一种变色棒,由可弯曲的塑料外管和装在塑料外管里面的玻璃毛细管组成;制备过程如下:在内径1.1mm、外径1.3mm、长度为10cm玻璃毛细管装亚硝酸钠0.002g和三氯化铁0.09g,封口,并将其装入直径为9mm、长度为20cm的塑料外管中;在塑料外管和玻璃毛细管之间装入硫氰酸钾0.19g、柠檬酸1.93g、次甲基绿0.02g、EDTA 0.0005g和自来水10mL,封口,即制得变色棒。该变色棒为绿色,使用时弯曲塑料外管,使玻璃毛细管破裂,即发生变色反应,变色棒由绿色变为黑色(硫氰酸钾与三氯化铁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溶液呈红色,呈现的红色与次甲基绿呈现的绿色复配后溶液呈黑色)。
实施例4
一种变色棒,由可弯曲的塑料外管和装在塑料外管里面的玻璃毛细管组成;制备过程如下:在内径2.7mm、外径3.0mm、长度为10cm的玻璃毛细管装亚硝酸钠0.55g,封口,并将其装入直径为11mm、长度为20cm的塑料外管中;在塑料外管和玻璃毛细管之间装入硫氰酸钾3.85g、柠檬酸1.93g、次甲基绿0.0043g、EDTA 0.0007g和自来水10mL,封口,即制得变色棒。该变色棒为绿色,使用时弯曲塑料外管,使玻璃毛细管破裂,即发生变色反应,变色棒由绿色变为黑色,过2—3小时后,变色棒又由黑色变为绿色(硫氰酸钾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溶液呈红色,该红色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褪去,最后溶液又褪为无色;溶液中反应呈现的红色与次甲基绿呈现的绿色复配后溶液呈黑色;红色褪去后,溶液又恢复绿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5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