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接地激电测量方法与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5431.8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品荣;李建华;郑采君;石福升;郭鹏;李勇;徐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 测量方法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接地激电测量方法与仪器,是一种地质勘查地球物理电性参数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属于国土资源科学方法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激电法一直是地质勘查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多金属硫化物的资源勘查中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方法。激电法可分为时间域激电法与频率域激电法,目前所采用的时间域或频率域激电法,均是通过接地的供电电极向地下供入一定频率的方波电流,并采用接地的不极化电极来采集数据,以获取激电信息。在接地条件良好的地区,利用上述传统的接地类测量技术,可以取得可靠的激电数据信息,并具有良好的找矿应用效果。但在不良接地条件下(沙漠戈壁滩、倒石堆发育区、沼洋湖泊区等),传统的接地类激电测量技术难以获取有效的激电信息,其找矿应用效果不佳。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如新疆、西藏等地),地表有大面积的戈壁沙漠或倒石堆覆盖,在我国的中东部,有不少的沼泽或湖泊分布,因此急需研究发明一种不接地的激电测量技术,以解决资源勘查中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测量磁电阻率、磁频散率与绝对相位的无需接地的激电测量方法与仪器。应用该方案将解决不良接地条件下(沙漠戈壁滩、倒石堆发育区、沼洋湖泊区等)资源勘查中的激电信息获取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测量方法:
1、发射机采用多频等幅同步供电技术,即通过供电电极向地下一次供出包含多个频率成分的、幅值基本相等的方波;
2、接收装置无需接地,接收系统主要包括三分量磁通门传感器、直流磁场补偿器与接收机,通过测量获得x、y、z三个方向的磁场强度及绝对相位。
3、通过步骤2中获得的磁场强度,经过数据处理后便可得出磁电阻率、磁频散率。
测量仪器:
适用于不接地激电法测量的仪器包括发射机、三分量接收机,以及与三分量磁通门传感器相配套使用的直流磁场补偿器。发射机由高压功率电源、数字稳流单元、功率逆变、频率/波形合成、保护单元、隔离电源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等功能单元电路组成;接收机由三通道的前放、陷波、滤波、主放和ADC组成;直流磁场补偿器由电源和信号调理部分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观测的物理参数可以为三个分量的磁场强度,与常规电法中只能得到水平分量的平面矢量相比,该方法包含的信息更丰富。由于该方法测量的是磁场而不是电场,随着深度的增加,磁场的衰减相对电场慢,有利于反映更深层的地质体信息,实现较大深度探测;同时,由于磁场可以穿越空间介质,能够克服良导覆盖并较少受高、低阻中间屏蔽层的影响。由于接收装置无需接地,使得测量磁场空间矢量的方式变得相对简单和方便,大大提高野外工作效率;在测量装置中也避免了接地电极与大地之间的电化学作用不稳定而产生的影响;同时克服了不良接地条件下无法布设接收电极的困难,有望在一些传统电法工作困难的地区,如低阻覆盖区、戈壁、沙漠、冻土地带、基岩出露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量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射机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直流磁场补偿器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接收机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接地激电测量方法与仪器,包括提出了通过不接地的测量装置获取激电信息的方案,以及适宜该方法的测量仪器。
不接地激电测量方法是:发射机通过供电电极向地下一次供出包含多个频率成分的、幅值基本相等的方波;接收装置无需接地,采用三分量磁通门传感器、信号输出调理器与接收机,通过测量获得x、y、z三个方向的磁场强度及绝对相位;对获得的磁场强度,经过数据处理得出磁电阻率、磁频散率。
不接地激电测量仪器包括发射机和接收系统,其中:所述发射机实现激电发射功能;所述接收系统由接收机和直流磁场补偿器两部分组成,其中接收机对待测磁场信号进行测量,提取磁激电信息,直流磁场补偿器用于从传感器接收到的总磁场中扣除稳定磁场的成分,并对变化磁场进行放大,以提高待测变化磁场的信噪比,满足接收机对测量信号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一本发明的测量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5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闭式沉井侧壁摩阻力计
- 下一篇:血管穿刺电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