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滚扫扫地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85076.4 | 申请日: | 2012-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海铭 |
| 主分类号: | E01H1/04 | 分类号: | E01H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扫扫 机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滚扫扫地机构。其使用于扫路机车上。其扫地功率比吸入式扫地技术极大减少,而且扫地功能更加强大,能同时清扫大小垃圾并收集进入很高大的垃圾箱内,软体垃圾不会缠绕滚扫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组合滚扫技术的缺点是软线绳类垃圾很容易缠绕滚扫组,造成清扫中止、清扫困难。现代扫地技术需要节能、扫地功能强大、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制造检测容易、适用于各种各类扫路车扫地机上的扫地机构。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滚扫扫地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扫路机车上的机架上安装的扫地滚扫与地面平行,在工作状态时,其外径与地面相切或稍相交;在扫地滚扫的上方,平行安装第一个提升垃圾滚扫,该两个滚扫外径之间相离或相切;在平行安装的第一个提升垃圾滚扫上方,可平行安装第二个提升垃圾滚扫,该提升垃圾滚扫外径与第一个提升垃圾滚扫外径之间相离或相切;在平行安装的第二个提升垃圾的滚扫上方,可平行安装第三个提升垃圾滚扫,该提升垃圾滚扫外径与第二个提升垃圾滚扫外径之间相离或相切;在平行安装的第三个提升垃圾的滚扫上方,可平行安装第四个提升垃圾滚扫,该提升垃圾滚扫外径与第三个提升垃圾滚扫外径之间相离或相切;在扫地滚扫一旁,与扫地滚扫相平行安装辅助滚扫1,辅助滚扫1外径与地面稍相交或相切;在扫地滚扫另一旁,与扫地滚扫相平行可安装辅助滚扫2,辅助滚扫2外径与地面稍相交或相切;辅助滚扫2也可以不安装。导向板安装在扫地滚扫外径与辅助滚扫2外径之间并与扫地滚扫外径相接触,导向板由铰链与垃圾上升导向板相连,垃圾上升导向板安装在导向板上方,垃圾上升导向板与各个提升垃圾滚扫外径的一面相接触;在最高位置的提升垃圾滚扫的外径的一面处,垃圾上升导向板包容该滚扫外径一段弧面后斜向延伸至垃圾箱上方,与回流导向板形成垃圾导向出口;回流导向板从最高位置的提升垃圾滚扫的外径的另一面处起至第一个提升垃圾滚扫的外径的另一面处与各个提升垃圾滚扫外径相接触,同时回流导向板包容各个提升垃圾滚扫外径弧面下部大约四分之一;回流导向板在第一个提升垃圾滚扫外径与扫地滚扫外径之间可以断开。辅助导向板包容辅助滚扫1外径弧面约二分之一,辅助导向板可由铰链与回流导向板相连。在扫路机车的机电作用下,除辅助滚扫2外,全部滚扫旋转方向一致。本扫地机构可以整体安装也可以分体为部件安装在扫路车扫地机上。
把垃圾从清扫到收集进入垃圾箱的路径是:垃圾从导向板与扫地滚扫之间开始上升,进入第一个提升垃圾滚扫与垃圾上升导向板之间,在该滚扫抛升作用下被抛入第二个提升垃圾滚扫与垃圾上升导向板之间,又在第二个提升垃圾滚扫抛升作用下被抛入第三个提升垃圾滚扫与垃圾上升导向板之间,接着在第三个提升垃圾滚扫抛升作用下被抛入第四个提升垃圾滚扫与垃圾上升导向板之间,最后在垃圾上升导向板引导下由第四个提升垃圾滚扫把垃圾抛入垃圾箱内。没有被抛入预定位置的垃圾沿着回流导向板的圆弧包容面与滚扫外径之间被重新抛起,直至全部垃圾抛入垃圾箱;由于导向板、回流导向板圆弧包容面的导向作用,软体垃圾不能缠绕滚扫系统,保证了复合滚扫扫地机构的完整的实用性、先进性、稳定性。没有被清扫干净的垃圾或从回流导向板遗漏在地面的垃圾被辅助滚扫1扫向扫地滚扫而被再次抛升重复上述过程,达到清扫更加干净的效果;辅助滚扫2可以协助扫地滚扫使得清扫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没有安装辅助滚扫2。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没有安装辅助滚扫2。
图4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安装使用辅助滚扫2。
图5是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安装使用辅助滚扫2。
图中:1、导向板,2、扫地滚扫,3、提升垃圾滚扫,4、垃圾上升导向板,5、垃圾箱,6、回流导向板,7、辅助导向板,8、辅助滚扫1,9、机车机架,10、辅助滚扫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海铭,未经梁海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5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