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细过滤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84804.X 申请日: 2012-08-10
公开(公告)号: CN103418182A 公开(公告)日: 2013-12-04
发明(设计)人: 刘明桐 申请(专利权)人: 刘明桐
主分类号: B01D36/02 分类号: B01D36/02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汤保平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义***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精细 过滤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过滤结构,尤指一种应用至冲泡容器内,且具有二个网目数量相异的滤网的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内分泌学家理查德渥特曼与他同事的研究内容,咖啡能够抑制令人精神不振的的脑部化学物质,故能达到醒脑、提神效果,因此,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而言,适量饮用咖啡可使头脑较为清醒,令人们的思考能力充沛与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诸多医学期刊指出,咖啡中尚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如咖啡因,其能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且能抵抗困倦,降低伤风、感冒的机率,并减缓哮喘与水肿的发生;如抗氧化物质(antioxidants),其能延缓肝疾恶化、减少慢性肝脏病流行率及降低肝硬化并发症的死亡风险;如抗痴呆物质,其能减少有害物对身体的影响,并降低人体脑中导致失忆的类淀粉含量;如多酚化合物,其能延缓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并溶解血液凝块及防止血栓;因此,随着咖啡的好处被一一揭露,亦使得饮用咖啡的人口逐渐上升,造成咖啡文化的兴起。

一般言,咖啡有多种冲泡方式,例如:伊芙利克冲泡法(Turkish Coffee)、过滤式(Filter Coffee)、冰滴式(Dutch Coffee)、浸泡式…等,且各种冲泡方式均需搭配特定的冲泡容器,因此,为有效占据咖啡的相关市场,诸多业者亦纷纷对原有咖啡的冲泡容器的不便之处,进行研发设计,以能提供消费者更好的产品,但随着消费者对于冲泡容器的性能与外观上的要求日益增加,相对地,造成业者于开发冲泡容器上的难度大幅提高,但此种情况,亦成为诸多业者是否能在业界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关键。目前的冲泡容器皆会设有过滤组件,以在冲泡咖啡的过程中,能滤除冲泡后的咖啡豆粉的残渣,避免人们不易饮用,此外,冲泡后的咖啡中通常含有脂肪油与沉淀物(如:咖啡纤维、不溶于水的蛋白质…等),当脂肪油与沉淀物相结合后,所产生的物质被称为“咖啡胶质”,该咖啡胶质是为油质性,且能直接影响到咖啡的口感,例如:当咖啡中的脂肪油与咖啡胶质较大量时,则该咖啡予人的口感便会较浓稠(thick)或带有黄油味(buttery),当咖啡中的脂肪油与咖啡胶质较少量时,则该咖啡予人的口感便会较滑顺(smooth)或较淡薄(thin),因此,使用者能通过更改滤网的网目数,以控制咖啡中的脂肪油与咖啡胶质的数量,来调整经冲泡后的咖啡口感,然而,发明人在长期投入冲泡容器等相关领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如今的冲泡容器所使用的过滤组件,于过滤效果及使用上,不尽理想,造成人们拥有不好的使用经验。

举例而言,请参阅图1所示,是为一冲泡容器1及其使用的一过滤组件2,其中该冲泡容器1是由一杯体11、一握柄13及一盖体15组合而成,该杯体11的外周缘组装有该握柄13,其顶侧则枢设有该盖体15,又,该杯体11内具有一容置空间,其底部的位置则设有漏液孔与阻液件(图中未示),如此,在该冲泡容器放置于桌面上,且阻液件未被抵靠时,该阻液件会遮蔽住该漏液孔,以供使用者在该杯体内添加热水与咖啡粉,当使用者将该杯体11放置于一饮用杯的顶侧,使得该阻液件受到该饮用杯的底靠时,该阻液件即不再遮蔽住该漏液孔,使得该杯体11内的咖啡能经由该漏液孔而流入至饮用杯中。由于前述的漏液孔与阻液件间的结构,是为已知技术,且市面上已有诸多相关产品,故不予赘述。

承上,复请参阅图1所示,该过滤组件2是容纳至该杯体11内,其包括一框体21、一滤网23及一中空柱体25,该框体21是对应于该漏液孔,且固定至该杯体11内的底面的位置,该滤网23则披覆于该框体21的顶侧,使得该杯体11中的咖啡需依序经由该滤网23及漏液孔,才能流出至杯体11外,在前述过程中,该咖啡中的残渣与咖啡胶质便会受到滤网23的阻挡,而保留于杯体11中,且因部份脂肪油是吸附至残渣上,故能令流出的咖啡中的脂肪油含量较少。再者,该中空柱体25是设于该滤网23的顶侧,且通过多支肋条251连接至框体21,该中空柱体25的顶侧开设有多个贯穿孔253,使得该滤网23与框体21中所围绕的液体或空气,尚能够经由该中空柱体25与贯穿孔253排出,如此,即可避免在过滤的过程中,因滤网23上披覆过多的残渣与沉淀物,造成滤网23与框体21中所围绕的液体或空气无法流动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桐,未经刘明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4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