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聚焦微弧反射镜支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4528.7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森;刘冠杰;郑建涛;徐越;徐海卫;刘明义;李启明;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98 | 分类号: | G02B7/198;F24J2/5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焦 反射 支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聚焦微弧反射镜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通过聚光器将太阳能聚集起来转化为热能,然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线聚焦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是目前太阳能热发电的一种常见的形式,通过多面反射镜构成的镜场将太阳能会聚成线状光斑,然后利用接收器将光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导热流体将热能吸收并传递到换热器。在换热器中导热流体的热量被用于加热水生成水蒸气,进而利用水蒸气驱动汽轮机做功发电。
在整个线聚焦太阳能热发电装置中,聚光镜场是最为关键的组件。镜场聚光效率直接关系到最终光能到电能的转化效率。由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对于聚光比的要求以及接收器宽度有限,因此对线状光斑的宽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得到宽度较窄的聚焦光斑,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带有弧度的反射镜来代替平面镜,但是由于微弧反射镜的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因而造成聚光效果削弱以及加工成本的上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聚焦微弧反射镜支架装置,解决了微弧反射镜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聚焦微弧反射镜支架装置,包括与追踪系统相连的主轴1、支撑横梁2、支点3、反射镜底座4、可调拉杆5、反射镜中部底座6,支撑横梁2、支点3、反射镜底座4、可调拉杆5、反射镜中部底座6组成了镜框结构,主轴1水平设置于两个以上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横梁2上方,在每个支撑横梁2上两端分别设置有等高的支点3,每个支点3都与相应的反射镜底座4连接,两侧的反射镜底座4高度相等,主轴1中心处开通孔并用可调拉杆5穿过,可调拉杆5一端连接反射镜中部底座6,可调拉杆5中下部车螺纹并用螺帽7固定。
所述主轴1为金属圆管,与支撑横梁2垂直。
所述的主轴1与支撑横梁2之间的连接方法,采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或通过U型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机械冷变形的原理,利用本发明的支架装置来调节平面镜的弧度,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制备微弧镜面。和现有热弯加工弧面镜技术相比,由于可以直接使用普通平面镜,因此加工成本大幅降低,而且对于微弧镜而言,也大大降低了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并提高了反射镜弧形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线聚焦微弧反射镜支架装置,包括与追踪系统相连的主轴1、支撑横梁2、支点3、反射镜底座4、可调拉杆5、反射镜中部底座6,支撑横梁2、支点3、反射镜底座4、可调拉杆5、反射镜中部底座6组成了镜框结构,主轴1水平设置于两个以上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横梁2上方,在每个支撑横梁2上两端分别设置有等高的支点3,每个支点3都与相应的反射镜底座4连接,两侧的反射镜底座4高度相等,主轴1中心处开通孔并用可调拉杆5穿过,可调拉杆5一端连接反射镜中部底座6,可调拉杆5中下部车螺纹并用螺帽7固定。
所述主轴1为金属圆管,与支撑横梁2垂直,起着承载和转轴的作用。
所述的主轴1与支撑横梁2之间的连接方法,采用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或通过U型卡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支撑横梁2、支点3、反射镜底座4、可调拉杆5、反射镜中部底座6组成了镜框结构,通过硅胶将反射镜与反射镜底座粘连在一起,安装支架装置时即可按照所需镜面弧度通过旋转螺帽调节可调拉杆5的高度来调整中部底座与两侧底座的高度差,从而实现反射镜弧度的微调,以达到最佳聚光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支架装置连接平面反射镜,支架装置既起支撑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支架装置的可调拉杆支点对反射镜进行微弧调节,并借助追踪系统驱动旋转跟踪日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4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弹簧支撑的多叶油润滑箔片轴承
- 下一篇:制药罐专用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