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轧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4417.6 | 申请日: | 201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3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万东海;张令;洪大钧;张自生;林良培;赵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H1/06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遵义科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5 | 代理人: | 王妙德 |
地址: | 563003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方 圆形 锻件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轧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外方内圆形锻件,其形状呈外方、内圆。常规的锻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坯料锻制成外圆内圆形后,再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将其最终加工成外方内圆形零部件;另一种是将坯料锻制成方块形后,再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将其最终加工成外方内圆形零部件。
所述的两种方法,既耗材,且因机械加工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机械加工中由于材料的金属流线全部被切断,从而降低了外方内圆形零部件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综上所述的外方内圆形锻件采用常规方法制作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制作的外方内圆形零部件省材,工作效率高,不被切断金属流线,综合性能强,使用寿命长的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轧成型工艺。
本发明的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扎成型工艺,首先将棒材加热至1150~1180℃,通过镦粗、冲孔、扩孔工序锻制成外圆内圆形坯料,并置入1150~1180℃炉内加热。
将预热300~400℃的外圆内方形模具套于数控碾环机的芯辊上,再将外圆内圆形坯料置于外圆内方形模具中。启动数控碾环机,将外圆内方形模具、外圆内圆形坯料定位,数控碾环机的芯辊沿径向朝主辊运动,主辊则带动外圆内方形模具按设定的2mm/s~10mm/s速度运动,并按设定施加500~4200kN力,致使外方内圆形锻件的壁厚减薄至预定尺寸即自动停止工作。关闭数控碾环机,取出外方内圆形锻件, 再经880~920℃的正火热处理至冷却后进行机械加工,即获外方内圆形零部件。
本发明的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扎成型工艺,借助外圆内方形模具在数控碾环机上进行环轧成型的锻件不被切断金属流线,组织均匀,晶粒细化,综合性能强,锻件质量高,它机械加工切削量少、省材,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系本明的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扎成型工艺的外圆内圆形坯料的俯视(示意)图;
图2,系本明的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扎成型工艺的外圆内方形模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3,系本明的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扎成型工艺制取的外方内圆形零部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发明的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扎成型工艺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叙述。
本发明的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扎成型工艺的实例,包括有外圆内圆形坯料1、外圆内方形模具2、外方内圆形零部件3。
本发明的外方内圆形锻件的环扎成型工艺,首先将棒材加热至1150~1180℃,通过镦粗、冲孔、扩孔工序锻制成外圆内圆形坯料1,并置入1150~1180℃炉内加热。
将预热300~400℃的外圆内方形模具2套于数控碾环机的芯辊上,再将外圆内圆形坯料1置于外圆内方形模具中。启动数控碾环机,由数控碾环机的主辊、芯辊、抱辊和上、下锥辊将外圆内方形模具2、外圆内圆形坯料1定位,芯辊沿径向朝主辊运动,主辊则带动外圆内方形模具2按设定的2mm/s~10mm/s速度运动,并按设定施加500~4200kN力,致使外方内圆形锻件的壁厚减薄至预定尺寸即自动停止工作。关闭数控碾环机,取出外方内圆形锻件,再经880~920℃的正火热处理至冷却后进行机械加工,即获外方内圆形零部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4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