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3513.9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鹿竞文;徐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39/02;A61P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轻 放疗 副反应 中药 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上大部分肿瘤患者都要接受放射治疗。但由于放射线对人体有明显的攻击性,且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特异性选择功能较差,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放射线不可避免地损伤周围组织和正常细胞,引起机体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的毒副反应,因此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又给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放疗主要的副反应有:(1)鼻咽部、口腔黏膜及皮肤损伤;(2)心脏放射性损伤;(3)放射性肺炎;(4)放射性骨髓损伤;(5)其他:放射性脑损伤、放射性直肠炎、膀胱损伤等。其中口鼻黏膜及皮肤的损伤会在放疗期间出现,患者会出现口干咽燥、口腔溃疡、皮肤色素沉淀等症,而有些损伤会出现在放疗数周乃至数月后,例如放射性肺损伤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多发生在放疗后几周内出现,临床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晚期则可能出现在照射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
中医药作为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将其配合放射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机体的毒副反应,还可以增强放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和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中医认为放射线属火毒之邪,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亦作为“热毒”损伤人体气阴。临床常选用益气养阴、凉血解毒之品缓解放疗所致阴虚内热症状,常用药物如沙参、麦冬、玉竹、紫草、丹皮、生地等。此外,活血化瘀中药能防治肺纤维化、心肌损伤、放射性食道炎和放射性肺炎。中药外用还可以缓解放疗而致的皮肤及黏膜损伤。活血化瘀中药能改缓解血管痉挛,善微循环,增加病变部位癌细胞的氧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结缔组织代谢,使乏氧癌细对放射线敏感,从而增强放疗效果。临床常选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三七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该方可显著降低放疗副反应。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复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复方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太子参10-30份,天冬10-30份,麦冬10-30份,五味子5-10份,生地10-15份,三七3-5份,女贞子10-30份,旱莲草10-30份,枸杞子10-30份,山萸肉10-3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茯苓10-15份,山药10-30份,楮实子6-12份。
上述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将配方量的太子参、天冬、麦冬、五味子、生地、三七、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山萸肉、白花蛇舌草、茯苓、山药、楮实子混合,用总药材重量的8~10倍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30~60分钟,合并水提液,水提液在60°C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
上述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在制备减轻放疗副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的药物包括将减轻放疗副反应的中药复方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制成的各种剂型的药物,所述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3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