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端干旱环境下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快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1743.1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4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湘;陈亚宁;李卫红;马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端 干旱 环境 促进 受损 生态系统 生态 恢复 快速 方法 | ||
1.一种极端干旱环境下促进受损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快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在干旱荒漠区裸露地面开平行沟,沟深0.4-0.5m,沟间距2-4m,再各沟的首尾再开沟,沟深0.4-0.5m,保持各沟之间畅通;
b、在每年7-10月期间,采收柽柳、胡杨、甘草、铃铛刺及白刺果实和种子,置于风阴处晾干,用纸袋贮藏于低温干燥环境;
c、在4月份利用地下水对预开垦沟进行漫灌蓄水,在9-10月用洪水对干旱荒漠区裸露地表进行漫灌补水;
d、在灌溉补水时,将收集的植物种子倒入水流中,通过水流散播退化群落丢失物种种子;
e、第二年4月份以及9-10月份分别进行两次补水灌溉,促进植物根系向深层发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柽柳、胡杨、甘草、铃铛刺及白刺选择生长旺盛、花枝繁茂的植株,在果熟期边熟边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植物种子晾晒以果皮开裂为准,忌暴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7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