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81375.0 | 申请日: | 2012-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文桂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连续 揉捻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
(二)背景技术
揉捻是茶叶初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它的好坏决定了成茶品质的优劣。目前的茶叶连续揉捻机的结构:包括机架、揉捻装置和传动机构,揉捻装置包括进料口、揉鼓、揉盖和出料口,进料口位于揉鼓上方,出料口位于揉鼓下方,揉鼓安装在揉盖内;揉鼓由圆锥台形的上段和倒圆锥台形的下段连接构成,揉鼓上设有螺旋导叶筋;揉盖由上揉盖和下揉盖组成,上揉盖与揉鼓上段之间构成由上而下体积逐渐缩小的初揉搓区,下揉盖与揉鼓下段之间构成体积小于初揉搓区的揉搓挤压区,揉盖与机架固定连接;揉鼓上下两端部设有纵向的转轴,机架上设有转轴固定座,转轴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工作原理:茶叶从上面的进料口进入初揉搓区,茶叶初步被揉搓后,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和导叶筋的推动下进入揉搓挤压区。在揉搓挤压区,揉搓空间变小,对茶叶造成挤压,使其细胞破裂挤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过程,经出料口出料。
目前的茶叶连续揉捻机存在的问题:1.茶叶进入揉捻机内揉捻的时间太短,很快的出来,没有得到充分的揉捻。2.茶叶不能成团的进入揉捻空间,造成单片叶不能得到充分揉捻。3.揉捻机出口处有茶叶搓成长草绳的现象。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质量均一、可实现连续化生产、操作简单、方便清洗的茶叶连续揉捻机。
一种茶叶连续揉捻机,包括机架、揉捻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的揉捻装置包括进料斗、扫料器、揉捻芯、外壳和揉盘,进料斗、扫料器位于揉捻芯上方,扫料器装在进料斗内,揉捻芯装在外壳和揉盘组成的空间内,揉盘位于揉捻芯下方,出料口位于揉盘底部,出料口中心偏离揉盘中心。
所述的进料斗是一个中间下凹的大圆盘,底部是进料口,上部设有圆环形的防护圈。进料斗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扫料器是由一块弧形板和一块平板组成的,扫料器固定在传动轴上并随传动轴转动。
进料斗和扫料器构成初搓成团区,茶叶在扫叶器弧形板的作用下,被初搓成团。
所述的揉捻芯由一个圆锥体和一个中间下凸的圆盘构成,揉捻芯上部圆锥体和底部圆盘之间还设有过渡中部,揉捻芯上部和中部设有螺旋导叶板;揉捻芯底部设有螺旋导叶筋。
所述的外壳是由一个圆锥台和一个圆环组成的,圆锥台、圆环垂直对分,由左右两半组成,外壳上有连接板与机架铰接,外壳可以绕机架上的销轴转动打开,外壳内壁设有竖直排列的揉筋,揉筋沿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的揉捻芯上部和外壳构成揉搓过渡区,茶叶在揉捻芯螺旋导叶板的推动下进一步的被揉搓、输送。
所述的揉盘是一个中间下凹的圆盘,揉盘底部有偏离中心的出料口,揉盘有凸出的边缘,在边缘处与机架铰接,揉盘可以向下开启。
所述的揉盘上有均匀排布的半圆球体。
所述的揉捻芯底部与揉盘构成揉捻成形区,茶叶受到螺旋导叶筋、半圆球体和揉捻芯、揉盘壁的揉搓挤压,使其细胞破裂挤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过程,经出料口出料。
进一步,所述揉捻芯上端部设有传动轴,机架上设有传动轴轴承座,传动轴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本发明连续揉捻机的整个揉捻区间分为初搓成团区、揉搓过渡区和揉捻成形区,茶叶从杀青机出来,落入由进料斗和扫料器构成的初搓成团区,在扫料器弧形板的作用下,茶叶初步被搓成团,然后从进料口滚入由外套和揉捻芯上部构成的揉搓过渡区内,茶叶在螺旋导叶板的推动下进一步的被揉搓,然后进入由揉盘和揉捻芯底部构成的揉捻成形区,在揉捻成形区,茶叶受到螺旋导叶筋、半圆球体和揉捻芯外壁、揉盘内壁的揉搓挤压,使其细胞破裂挤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过程,经出料口出料。外壳垂直对分,左右两半可以开启,揉盘可以向下开启,解决了使用后清洗的问题,方便清洗,使茶叶生产更清洁卫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清洁卫生,实现了连续揉捻,无需停顿,可以满足茶叶生产流水线的要求,茶叶揉捻质量均一,且成本低廉,节约能源和资源,对操作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
(四)附图说明
图1、图2为实施例所述茶叶连续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文桂,未经马文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具有弹性形变的阴道拉钩
- 下一篇:一种用于通丝装造的校眼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