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81002.3 申请日: 2012-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2813816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2
发明(设计)人: 杨晓庆;许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 杨晓庆
主分类号: A61K36/8969 分类号: A61K36/8969;A61P25/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偏头痛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临床常见症状,现代生活中,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以致偏头痛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西药治疗偏头痛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难以去除病根,严重者根本无效,且副作用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中药制剂,偏头痛在中医理论上认为其属于“头痛”、“头风”、“厥头痛”等范畴,从古至今,各个医家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皆认为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则认为内伤是由于肝郁肝火伤及阴络,肾阴肾精亏虚导致脑海失养,脾失健运致气血亏虚或痰浊内生阻于经络而致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偏头痛中药制剂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臭黄荆子10-15份、川芎10-12份、夜交藤9-11份、白芷6-8份、佛手15-18份、党参10-12份、山茱萸8-10份、黄精7-9份。

优选的,臭黄荆子13份、川芎11份、夜交藤10份、白芷7份、佛手16份、党参11份、山茱萸9份、黄精8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按传统的方法制成汤剂。

方中:臭黄荆子:归肺经;散风止痛。

川芎: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白芷:归肺、胃经;散寒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

佛手:归肝、脾、胃、肺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

党参: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山茱萸: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黄精:归肺、脾、肾经;润肺滋阴,补脾益气。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所选168例患者均为来我院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0例,年龄17~40岁,平均29岁;对照组84例,男性29例,女性55例,年龄18~41岁,平均31岁。两组中,病程最长20年,最短2年,平均为11年,均无严重的肝、肾、心肺疾病,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行TCD(颈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排除由于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颅内感染、脑肿瘤、颈椎病变所致的头痛。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  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头局部疼痛分类诊断标准,且脑CT正常,而TED检查均提示:“脑血管痉挛”及“脑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头风)诊断标准: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头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每次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隐痛等。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法明所述的偏头痛中药制剂,每日1剂,分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头痛宁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为两周为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无复发,相关实验室检查正常;显效:症状消失,TCD检查正常,半年以内无复发;有效: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

治疗结果  治疗两周后统计疗效,治疗组84例,其中治愈55例(65.5%),显效15例(17.9%),有效11例(13.1%),无效3例(3.6%),总有效率96.4%;对照组84例,其中治愈18例(21.4%),显效23例(27.4%),有效27例(32.1%),无效16例(19.1%),总有效率81.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臭黄荆子13份、川芎10g、夜交藤10g、白芷7g、佛手16g、党参11g、山茱萸9g、黄精8g,水煎成汁,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实施例二:称取臭黄荆子10g、川芎10g、夜交藤9g、白芷6g、佛手15g、党参10g、山茱萸8g、黄精7g,水煎成汁,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实施例三:称取臭黄荆子15份、川芎12g、夜交藤11g、白芷8g、佛手18g、党参12g、山茱萸10g、黄精9g,水煎成汁,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庆,未经杨晓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