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80812.7 | 申请日: | 2012-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董炜星;佘文骊;武德珍;张文博;袁茂全;张月芳;沈爱华;薛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62;C08G18/48;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 聚氨酯 聚氯乙烯 复合 泡沫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是以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在模具中发泡制备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选自:
由以蔗糖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经加成反应制得的聚醚多元醇a、
以蔗糖和甘油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经加成反应制得的聚醚多元醇b、
以山梨醇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经加成反应制得的聚醚多元醇c、
以甲苯二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经加成反应制得的聚醚多元醇d、
以甘油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经加成反应制得的聚醚多元醇e或
小分子多元醇f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为主,其余的辅,为主的聚醚多元醇与为辅的聚醚多元醇的重量比为4~6∶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a羟值为380~640mgKOH/g;
聚醚多元醇b羟值为400~660mgKOH/g;
聚醚多元醇c羟值为420~680mgKOH/g;
聚醚多元醇d羟值为360~620mgKOH/g;
聚醚多元醇e羟值为180~240mgKOH/g;
小分子多元醇f为甘油、丁二醇、己二醇、季戊四醇、丁三醇或己三醇中的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催化剂选自胺类催化剂和有机锡类催化剂的复合物;
所述胺类催化剂优选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醇胺、二吗啉二乙基醚、三乙烯二胺、N’,N-二甲基吡啶或N’,N-二甲基环己醇胺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选自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硫醇二丁基锡或二马来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以上;
胺类催化剂和有机锡类催化剂的重量比为0.5~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稳定剂选自聚硅氧烷-多烷氧基醚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发泡剂选自二氯一氟乙烷、五氟丙烷、五氟丁烷、环己烷、环戊烷、正戊烷或异戊烷中的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异氰酸酯为多亚甲基苯基多异氰酸酯,NCO含量在29~33重量%;所述的含羟基的聚氯乙烯糊树脂羟值为4~40mgKOH/g,聚合度在700~3000之间,粒径在10~100μ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值为0.4~0.6mol/100g树脂。
10.制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各个组分混合后在模具中发泡,发泡温度为20~100℃,即可获得硬质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泡沫塑料;
物料混合顺序为:
(1)将聚醚多元醇、复合催化剂、泡沫稳定剂、水、混合发泡剂和环氧化合物混合,获得混合物A;
(2)将多异氰酸酯和含羟基聚氯乙烯糊树脂混合,获得混合物B;
(3)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在模具中发泡;
或者:
(1)将聚醚多元醇、复合催化剂、泡沫稳定剂、水、混合发泡剂、环氧化合物和含羟基聚氯乙烯糊树脂混合,获得混合物A’;
(2)将多异氰酸酯与混合物A’混合后在模具中发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未经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08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