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门正时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80739.3 | 申请日: | 2012-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拓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F01L9/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正时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门正时控制器,其根据发动机驱动条件改变进气门和排气门中的至少一个的气门正时。
背景技术
具有叶片转子的气门正时控制器通过改变发动机的凸轮轴和曲轴之间的差分相位来调节进气门和排气门中的至少一个的气门打开/闭合时间。JP-2003-120229A和JP-2009-523943A(US-2010-0154732A1)示出了一种设有偏压部件的气门正时控制器,所述偏压部件将叶片转子偏压到相对于壳体的最大提前位置或最大滞后位置。
在JP-2003-120229A中示出的气门正时控制器中,螺旋偏压部件朝向相对于壳体的最大提前位置偏压叶片转子。螺旋偏压部件的内端与形成于叶片转子的凸台中的槽接合。螺旋偏压部件的外端与设置在壳体的两个位置处的螺栓接合。由于螺旋偏压部件中的间隙相对大,因此很可能螺旋偏压部件的内端会由于施加到偏压部件的离心力而脱离槽或从原始位置移动。如果螺旋偏压部件的内端沿径向向外移动,则气门正时控制器的转矩特性可能偏离目标转矩特性。
在JP-2009-523943A中示出的气门正时控制器中,螺旋偏压部件的内端形成为钩状以与设置在叶片转子中的销接合。然而,由于螺旋偏压部件的外径与所述销接合相对大,因此偏压部件的径向尺寸变得较大,以使得气门正时控制器的尺寸也变得较大。此外,除了用于接合偏压部件的外端之外,还需要另外的销来接合偏压部件的内端,这会增大部件的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门正时控制器,其能够利用简单的配置限制偏压部件的内端的脱离和移动。
气门正时控制器被设置在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在所述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内燃发动机的驱动力从主动轴被传递到从动轴。气门正时控制器调节内燃发动机的进气门和/或排气门的气门正时。气门正时控制器包括壳体、叶片转子和偏压部件。
壳体包括圆筒形部分、关闭所述圆筒形部分的两端的板部分,以及设置到所述板部分中的一个上的接合部分。其中,所述板部分和所述圆筒形部分沿所述圆筒形部分的周向方向限定容纳室。所述壳体围绕所述圆筒形部分的中心轴随着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中的一个旋转。
叶片转子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圆筒形凸台部分、从所述凸台部分沿径向向外伸出以用于将容纳室中的每一个划分成滞后室和提前室的多个叶片,以及以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凸台部分上的接合槽。所述叶片转子根据所述滞后室和所述提前室中的液压压力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滞后方向或提前方向围绕所述圆筒形部分的中心轴随着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中的另一个旋转。
偏压部件通过将线材卷绕而螺旋地成形。所述偏压部件以使其内端与所述接合槽接合并且其外端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板部分中的一个上。所述偏压部件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提前方向或滞后方向偏压所述叶片转子。
在经过所述线材的中心线的最内侧假想圆由C1指示、经过所述线材的中心线的最外侧假想圆由C2指示、所述假想圆C1的中心由O1指示、所述假想圆C2的中心由O2指示、所述内端和所述接合槽之间的接触点由p0指示、以及经过所述中心O1和所述点p0的假想线由L指示的情况下,以使得所述中心O2与所述中心O1和所述点p0都分隔开由此所述圆C2相对所述圆C1偏心出特定量的方式,所述内端和所述外端分别与所述接合槽和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在线材的卷绕方向上,在线L附近,限定了特定点,其中这些点之间的间隙小于特定值。接合槽和偏压部件的内端位于特定点附近。
因此,即使离心力被施加到偏压部件的内端,内端在特定点处也几乎不被线材移动。这可以限制内端脱离接合槽以及内端沿径向向外移动。此外,转矩特性几乎不偏离目标转矩特性。结果,可以保持高的气门正时控制器的运行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接下来参考附图作出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器的平面图,其中叶片转子被定位在最大提前位置处;
图2是沿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器及其附近区域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器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叶片转子被定位在最大滞后位置处;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自由状态的偏压部件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的平面图,其中偏压部件被设置到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0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增长气力的红枣茯苓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病毒冻干制剂的制备方法





